位置:GZ医疗队 > 疾病诊疗 > 内外妇儿 > 内科 >
膜性肾小球肾炎(2)
来源:求医网 作者:求医网 点击:次 时间:2008-02-22
本病为免疫复合物长期、缓慢沉积于上皮细胞下(又称慢性免疫复合物沉积病)。一般不引起炎症细胞反应,而通过补体的终末成分C3b~C9是补体的攻膜系统,导致基底膜损伤。免疫荧光显示有颗粒状IgG、C3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Dixon等在动物实验中,以每日2mg低剂量异性蛋白注入家兔产生慢性血清病,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膜性肾病。
本病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主要原位形成,抗原可为事先“植入”,也可是脏层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与相应的抗体在上皮细胞表面形成免疫复合物,而脱落于基底膜上。
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亦是本病的免疫学特征之一。有资料提示:尤其在肾病综合征发作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如CD4,CD8细胞的百分数和绝对值异常,前者偏高,后者减少。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免疫遗传学标证明显相关;欧洲如英国、德国、西班牙及芬兰等国原发性膜性肾病病人HLA-DR3检出率显著增高,美国原发性膜性肾病病人显示B细胞抗原MT2,日本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HLA-DR2检出率明显高,美国、英国本病患者有B18-BfF1-DR3单型阳性者往往较其它类型预后差。
本病为免疫复合物长期、缓慢沉积于上皮细胞下(又称慢性免疫复合物沉积病)。一般不引起炎症细胞反应,而通过补体的终末成分C3b~C9是补体的攻膜系统,导致基底膜损伤。免疫荧光显示有颗粒状IgG、C3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Dixon等在动物实验中,以每日2mg低剂量异性蛋白注入家兔产生慢性血清病,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膜性肾病。
本病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主要原位形成,抗原可为事先“植入”,也可是脏层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与相应的抗体在上皮细胞表面形成免疫复合物,而脱落于基底膜上。
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亦是本病的免疫学特征之一。有资料提示:尤其在肾病综合征发作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如CD4,CD8细胞的百分数和绝对值异常,前者偏高,后者减少。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免疫遗传学标证明显相关;欧洲如英国、德国、西班牙及芬兰等国原发性膜性肾病病人HLA-DR3检出率显著增高,美国原发性膜性肾病病人显示B细胞抗原MT2,日本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HLA-DR2检出率明显高,美国、英国本病患者有B18-BfF1-DR3单型阳性者往往较其它类型预后差。
原发性膜性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chengren多见,平均年龄35岁左右,男女之比约1.5~2∶1。起病隐匿,少数有前驱感染后发病。15%~20%以无症状性蛋白尿为首发症状,8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为非选择性蛋白尿。chengren镜下血尿约占60%,儿童可有肉眼血尿,但很少见红细胞管型。早期血压多正常,随病程进展约50%出现高血压,可随肾病缓解而消失。在早期,肾功能多属正常。80%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严重者可有胸、腹水等体腔积液,其产生机制是多因素的。原发性膜性肾病有两种严重的合并症:①高凝血症和肾静脉血栓形成:由于肾病综合征时血中凝血因子水平增加,血小板的粘附和凝聚力增强,抗凝血酶Ⅲ与抗纤溶酶活力增高,而产生高凝血症。激素应用可促进高凝。本病肾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50%,以慢性型多见,可无明显症状,但使肾病综合征加重。急性型可表现为突然出现腰痛,常较剧烈,伴有肾区即击痛,血尿,常出现肉眼血尿,白细胞尿,尿蛋白突然增加,高血压及急性肾功能损害,双侧肾静脉血栓形成甚至少尿和急性肾衰,可出现病侧肾脏增大。慢性型可有肾小管功能损害表现如:肾性糖尿、氨基酸尿、肾小管性酸中毒。另外,可并发肺栓塞。亦可发生肾外血栓形成如:脑、心、下肢等。明确诊断需作肾静脉或肾动脉造影,放射性肾图及CT亦有助于诊断。②合并抗肾小球基底膜新月体肾炎:由于基底膜损害,膜抗原暴露或释放可导致抗基底膜抗体形成。血清中可能检测到抗基底膜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因此,如果病情稳定的患者出现迅速的肾功能减退和急进性肾炎样表现,应高度警惕此合并症的可能。
膜性肾病进展缓慢,甚至可静止,儿童自然缓解率30%~50%,chengren约15%~20%。但有15%患者起病5~10年后发展为尿毒症,约50%病人15~20年进入终末期肾衰。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①年龄:儿童较好。②性别:女性比男性好。③就诊时的临床表现:大量蛋白尿,尤其>10g/d,早期出现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者往往预后不良。④肾活检病理分期:I期多可缓解,甚至恢复,Ⅱ期亦较好,Ⅲ~Ⅳ期和/或有明显小管间质或血管病变者预后不佳。⑤有严重合并症者亦差。在肾移植中,本病很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