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疾病诊疗内外妇儿内科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2)


来源:求医网      作者:求医网      点击:次      时间:2008-02-22

2.化学毒物及放射线 化学物苯及其衍生物、二硝基酚、砷、铋等对造血干细胞有毒性作用。X线、γ线和中子能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造成急性或慢性放射损害,出现粒细胞减少。

3.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是自身抗体、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作用于粒系分化的不同阶段,致骨髓损伤阻碍粒细胞生成。常见于风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某些药物为半抗原进入敏感者体内与粒细胞膜蛋白结合或与血浆蛋白结合成全抗原吸附于粒细胞表面。这些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粒细胞抗体IgG或IgM。当重复用药时引起粒细胞凝集和破坏。这称之为免疫性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有部分患者对某些药物(磺胺、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产生过敏反应,除导致粒细胞减少外,还常伴有皮疹、荨麻疹、哮喘、水肿等过敏表现。引起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者与用药剂量无关。

4.全身感染 细菌感染如分支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及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 

5.异常细胞浸润骨髓 癌肿骨髓转移、造血系统恶性病及骨髓纤维化等造成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

6.细胞成熟障碍--无效造血 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影响DNA合成。骨髓造血活跃,但细胞成熟停滞而破坏于骨髓内。某些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也存在着成熟障碍,而致粒细胞减少。

(二)周围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 进入血管内的中性粒细胞仅1/2在循环池内,即随血流循环,另外1/2的中性粒细胞紧贴于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的内皮细胞(边缘池),不随血流循环,故不能在白细胞计数时被检测到。循环池与边缘池之间的粒细胞可相互转换。注射肾上腺素或应激状态下,粒细胞可由边缘池迅速转入循环池,使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如边缘池内粒细胞量相对大量增加时可造成假性粒细胞减少,此时粒细胞的生成和利用均正常。全身感染及过敏反应时可引起反应性的获得性假性粒细胞缺乏症(图1)。

图1 粒细胞的细胞动力学图解

*3H-嘧啶体外DF32P测定,该池大小为6.5×13×109/kg,转换时间4~8天,体内DF32P测定该池大小为3~23×109/kg,转换时间8~14天

(三)血管外组织内的粒细胞需求增加,消耗加速粒细胞在血管内一般仅数小时(半数逗留期为6h)即移游至血管外而进入组织,执行其防御及清除“废物”的功能,约1~2天死亡。在细菌、真菌、病毒或立克次体感染,过敏反应等情况下,受粒细胞生成因子GM-CSF和G-CSF的调节,粒细胞的生成率增加,从骨髓释放至外周血及进入组织的粒细胞增多,且吞噬作用和杀菌活性增强。然而严重感染时机体对正常体液刺激,缺乏足够的反应,同时中性粒细胞上一些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CD18等)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粘附分子(ICAM-1)被炎症介质所激活,使白细胞易于粘附于血管壁并穿越内皮细胞迁移至组织。最终仍可见血液内有短暂的粒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和脾亢患者粒细胞的消耗可超过了骨髓内的生成能力,可发生粒细胞减少。

(四)混合因素 如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临床上上述三类白细胞减少常混合存在,宜注意分析。

临床表现】

白细胞减少常继发于多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原发病为主。多数白细胞减少者病程常短暂呈自限性,无明显临床症状或有头昏、乏力、低热、咽喉炎等非特异性表现。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因而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易有反复的感染。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的时间和减少的速率直接相关。粒细胞缺乏(粒细胞<500/mm3)时与一般的白细胞减少表现完全不同,起病急骤,因短期内大量粒细胞破坏,患者可突然畏寒、高热、出汗、周身不适。几乎都在2~3天内发生严重感染。肺、泌尿系、口咽部和皮肤最易发生感染。粘膜可有坏死性溃疡。由于介导炎症反应的粒细胞缺乏,所以感染时的体征和症状通常不明显;如严重的肺炎在胸片上仅见轻微浸润,亦无脓痰;严重的皮肤感染不致形成疖肿;肾盂肾炎不见脓尿等。感染容易迅速播散,进展为脓毒血症。死亡率甚高。本症最常见的病因是药物反应,可有相关的病史。停用药物经抢救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外周血白细胞回升,表示病情好转。

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 系慢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以中青年女性较多见,无明确的特殊服药史及化学品接触史。临床无症状或有疲劳、低热、盗汗或失眠等。周围血细胞及骨髓涂片检查均无特殊发现。

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 以反复周期性粒细胞减少伴全身乏力、发热及轻度感染为其特点,大多数病人于婴儿期即起病,也可起病较晚。可累及家庭中几个成员。发作期约4~14天,间歇期12~35天,症状可完全消失。

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 系显性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发病年龄较大,呈间歇发作,粒细胞中度减少,过程良好。骨髓象粒系停滞于中幼和晚幼粒阶段,可伴有低丙种球蛋白血症。随年龄增长,可自行缓解。

病人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无原发病亦无反复感染者可统称为良性粒细胞减少症,包括家族性、先天性和假性粒细胞减少症在内。

新活动 回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