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公益纪实 > 志愿者故事 > 心情故事 >
自由绽放的青春之花
来源:乐 助 会 作者:西关大少 点击:次 时间:2008-03-06
自由绽放的青春之花 ———记一次助学活动
金秋的黄金十月,众人纷纷趁着”十一”假期外出旅游,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两天的粤北山区助学活动。
我和几位好友及一帮热心人组成一个“乐助会”的志愿团体并开设自己的网页,我们有一种共识孩子是世界的未来,知识是生存的本领。联络全球善心人士,共助那些贫困孩子,令他们得以完成--人生必修的学业。知识能改变人的一生,我们要把所有的学龄儿童送上学校去,接受教育,让这些祖国的花朵能长大成材。因为九年义务教学学费是全免的,但书杂费是不能免的。山区的农民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人口的数量等因素,至今还有不少学龄儿童失学。国家的希望工程能照顾到大方面,但还有不少遗漏的角落。利用这个假期,我们自费到这些贫困孩子的家去调查他们的家庭环境的真实性,通过确认,回来后在网上公报,让有心人资助他们的书杂费,让他们重新回到校园上学。
十月一日的大清早,我们从广州出发沿着京珠高速公路走了5个多小时270公里到了目的地广东省乐昌市沙坪镇。沙坪镇,属于石灰岩溶蚀山区,境内岩石多、植被少;岩洞多、水源少。素有“七分石头三分土,吃水用水贵如油”、“下雨水汪汪,雨停水跑光”。我们在当地会员的带领下与镇教办取得联系,教办的同志大力支持我们这次的活动,并带领我们到第一站沙坪镇中心小学。这间的小学是香港热心人士捐助的所以环境还算可以,在镇上算好的学校。我们走访了3个学生的家庭,家境还可以,离我们的目的还有一段距离,第一天就此作罢。
第二天,我们在沙坪镇出发,经过30分钟颠簸的山路,车子终于来到了沙坪镇茶园希望小学。这是一间在岩石地区上建起的学校,附近的村庄都是用人工开凿出来的,底下全是岩头,地上小草只能在石缝中艰难的露出头来。学生来自附近的7条自然村,我们马上分组,在学校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对较近的4条村进行调查。我们来到了上茶园村。这条村是较典型的石灰岩村,人均耕地不到1亩,由于地势高、植被薄,雨水根本不能被吸收,粮食作物根本种不了,这里要是三天不下雨,植物马上会枯死。当地的农民每年只能靠种些耐旱的玉米来维持生计。我们来到女孩子许东连家中,她今年15岁,一直失学在家。住的是典型的山区的泥砖屋。去年大水把房子冲烂了,村委的人合力帮他们重建,但到现在连门还没有装上,窗户是空空只有铺了一层薄薄的塑料袋,站在门前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现已深秋,山区日夜温差较大,寒冬即将来临我不禁暗暗为他们担心,这冬怎么过啊!但另一念头马上浮了出来,会不会是她家的人太懒了,不去干活挣钱呢,一进门我的这个念头马上沉了下去。墙壁上布满灰尘,家里除了一张桌子,两张板凳就没有多余的摆设。靠墙的地面上堆放着刚下的玉米棒子,她们准备把玉米晒干拿到镇上去换粮食。后屋是厨房,一边放柴草,一边是灶,厨房被烟火熏得黑黑的。睡觉的地方就在厨房的阁楼上,家徒四壁的感觉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她一家6口,父亲身体瘦弱,早年双目失明,一直不能从事劳作。母亲只能默默地担起照顾一家人生活这个沉重包袱。她的哥哥和姐姐因为家贫,一早就辍学外出打工,无奈没有文化,一年到头只挣得个温饱,根本不能照顾家人。一家人全年的总收入不到2000元,连吃饭都成问题,每天只能吃些野菜和稀饭,营养严重不足。15岁的小姑娘长的跟10岁的城市小孩一样。青春是她的特征,瘦小是她的特点,在干瘦的皮囊里,眼里充满迷惘,对前路的疑惑、对生命的疑惑。当我们说明来意之后,她的眼中露出一丝曙光。我们一边为她登记资料,一边和她聊天。她一直双手紧紧抓住我们同伴反复的问到:“我真的能上学吗?我真的能上学吗?”一个孩子纯真的问题,包含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新生活的期待,对人生的追求。“一定行。有了知识你就可以改变现状,改变生活。”我们给予她肯定的答复。之后我们还去了十几个这样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相同的处境。两天的助学行程很快就结束了,但留下的令人震撼的回忆。
国家有难处,财力不足令政府目前能做到的是免学费,但学杂费是免不了要交的。像这样的失学小孩,在山区不止数十个,正是因为这样,更需要我们这些志愿者去达成她们的理想。我们能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成长成材,那他们为什么不能呢,难道要让这些祖国的花朵在山区里凋谢吗?不行。大家都是生长在同一天空下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联合社会各界的热心人士,为国家分忧,让所有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那就是我们的理想,也是国家对下一代的期望。就让我们的努力,让这些青春之花在祖国的怀抱中遍地自由绽放吧!
金秋的黄金十月,众人纷纷趁着”十一”假期外出旅游,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两天的粤北山区助学活动。
我和几位好友及一帮热心人组成一个“乐助会”的志愿团体并开设自己的网页,我们有一种共识孩子是世界的未来,知识是生存的本领。联络全球善心人士,共助那些贫困孩子,令他们得以完成--人生必修的学业。知识能改变人的一生,我们要把所有的学龄儿童送上学校去,接受教育,让这些祖国的花朵能长大成材。因为九年义务教学学费是全免的,但书杂费是不能免的。山区的农民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人口的数量等因素,至今还有不少学龄儿童失学。国家的希望工程能照顾到大方面,但还有不少遗漏的角落。利用这个假期,我们自费到这些贫困孩子的家去调查他们的家庭环境的真实性,通过确认,回来后在网上公报,让有心人资助他们的书杂费,让他们重新回到校园上学。
十月一日的大清早,我们从广州出发沿着京珠高速公路走了5个多小时270公里到了目的地广东省乐昌市沙坪镇。沙坪镇,属于石灰岩溶蚀山区,境内岩石多、植被少;岩洞多、水源少。素有“七分石头三分土,吃水用水贵如油”、“下雨水汪汪,雨停水跑光”。我们在当地会员的带领下与镇教办取得联系,教办的同志大力支持我们这次的活动,并带领我们到第一站沙坪镇中心小学。这间的小学是香港热心人士捐助的所以环境还算可以,在镇上算好的学校。我们走访了3个学生的家庭,家境还可以,离我们的目的还有一段距离,第一天就此作罢。
第二天,我们在沙坪镇出发,经过30分钟颠簸的山路,车子终于来到了沙坪镇茶园希望小学。这是一间在岩石地区上建起的学校,附近的村庄都是用人工开凿出来的,底下全是岩头,地上小草只能在石缝中艰难的露出头来。学生来自附近的7条自然村,我们马上分组,在学校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对较近的4条村进行调查。我们来到了上茶园村。这条村是较典型的石灰岩村,人均耕地不到1亩,由于地势高、植被薄,雨水根本不能被吸收,粮食作物根本种不了,这里要是三天不下雨,植物马上会枯死。当地的农民每年只能靠种些耐旱的玉米来维持生计。我们来到女孩子许东连家中,她今年15岁,一直失学在家。住的是典型的山区的泥砖屋。去年大水把房子冲烂了,村委的人合力帮他们重建,但到现在连门还没有装上,窗户是空空只有铺了一层薄薄的塑料袋,站在门前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现已深秋,山区日夜温差较大,寒冬即将来临我不禁暗暗为他们担心,这冬怎么过啊!但另一念头马上浮了出来,会不会是她家的人太懒了,不去干活挣钱呢,一进门我的这个念头马上沉了下去。墙壁上布满灰尘,家里除了一张桌子,两张板凳就没有多余的摆设。靠墙的地面上堆放着刚下的玉米棒子,她们准备把玉米晒干拿到镇上去换粮食。后屋是厨房,一边放柴草,一边是灶,厨房被烟火熏得黑黑的。睡觉的地方就在厨房的阁楼上,家徒四壁的感觉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她一家6口,父亲身体瘦弱,早年双目失明,一直不能从事劳作。母亲只能默默地担起照顾一家人生活这个沉重包袱。她的哥哥和姐姐因为家贫,一早就辍学外出打工,无奈没有文化,一年到头只挣得个温饱,根本不能照顾家人。一家人全年的总收入不到2000元,连吃饭都成问题,每天只能吃些野菜和稀饭,营养严重不足。15岁的小姑娘长的跟10岁的城市小孩一样。青春是她的特征,瘦小是她的特点,在干瘦的皮囊里,眼里充满迷惘,对前路的疑惑、对生命的疑惑。当我们说明来意之后,她的眼中露出一丝曙光。我们一边为她登记资料,一边和她聊天。她一直双手紧紧抓住我们同伴反复的问到:“我真的能上学吗?我真的能上学吗?”一个孩子纯真的问题,包含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新生活的期待,对人生的追求。“一定行。有了知识你就可以改变现状,改变生活。”我们给予她肯定的答复。之后我们还去了十几个这样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相同的处境。两天的助学行程很快就结束了,但留下的令人震撼的回忆。
国家有难处,财力不足令政府目前能做到的是免学费,但学杂费是免不了要交的。像这样的失学小孩,在山区不止数十个,正是因为这样,更需要我们这些志愿者去达成她们的理想。我们能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成长成材,那他们为什么不能呢,难道要让这些祖国的花朵在山区里凋谢吗?不行。大家都是生长在同一天空下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联合社会各界的热心人士,为国家分忧,让所有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那就是我们的理想,也是国家对下一代的期望。就让我们的努力,让这些青春之花在祖国的怀抱中遍地自由绽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