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脑瘫人士引导式教育
时间:2006-7-16 2:00-5:40pm
地点:解放北路以太广场三楼第三室
导师:陈海霞、吴嘉敏
参与志愿者:医疗服务总队:吴嘉敏、巫洁芳、赵来、黄穗华、邹葆莹、王伟镇、林欣、温翠珠、刘燕妮、外展总队:2人、 中山医学院:余书翰
培训内容:
脑瘫的定义:请浏览本队网站课件下载
脑瘫的几个类型
a.徐动型 b.痉挛型 (本队服务对象星仔、小洮为此类型) c.徐动痉挛型(本队服务对象晶晶为此类型)
1.面见脑瘫儿童时,最重要的是“评估”
(1)评估是对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作一个大概了解。
(2)评估是根据评估表来操作,一般是一年评估两次,每年递减,一年后每年一次(我总队根据具体队情调整频率)
(3)评估的方式
采取直接观察的方式
例如:a.如儿童是交*脚,那要观察其是否能分开双脚走路 b.手肌能的程度
(具体按照评估表内容)
(4)评估的具体时间:
第一次面见后开始评估,时间为45分钟,然后是与儿童家长沟通,时间为15分钟
评估的工具:木条床、木棍、踏板…… 2.基本动作模式:(重点)
a.手肘伸直 b.抓握及放开 c.固定 d.中线 e.髋关节 f.重心转移
3..引导式教育
(1)引导式教育即:一个综合系统可使神经受损的儿童过正常的生活作为最终的目标
(2)引导员的角色 引导员一般是有两个人组成:分别是第一引导员及第二引导员。
上门服务可根据特殊情况做出调整,但第一引导员只有一个,其余可充当第二引导员
(3)引导员应具备的素质 a.善于观察 b.有计划能力,能安排一些训练的课程 c.善于沟通
(4)小组的结构及动力 朋辈影响
(5)节律性意向 例如:有节律性的歌曲、数数
(6)能在活动中达到儿童想要的目标,要儿童在活动中能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7)每日常规 例如:如厕、喝水、吃饭......
(8)环境 提供环境去学习,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形成习惯。
(9)手法促进 按儿童的实际能力,引导员从旁协助的技巧。
4.习作程序的书写及设计
包括:服务对象、课程内容、课程时间、引导员、辅助人员、课程目标、用物准备、环境设计、步骤、功能目标、肌能目标、节律性意向……(详见课后作业)
通过这次脑瘫培训,可以让非医疗专业的志愿者了解到怎样去通过沟通,观察,还有相关的标准去对脑瘫儿童进行一系列准确而有效的康复治疗。
记录人:刘燕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