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疾病诊疗中医学中医基础

解表药和方剂(4)


来源:39康复网      作者:39康复网      点击:次      时间:2008-02-24

  用量:3-15克。

  参考资料:

  1.葛根30克,水煎服,可治落枕。

  2.本品含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等。

  3.药理研究:

  (1)葛根浸液有明显解热作用。

  (2)黄酮甙对脑血管及外周血管均有扩张作用,临床使用对改善高血压病人症状及突发性耳聋病人症状有效。

  (3)增加冠脉血流,能拮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反应。

  (4)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小鼠肠管痉挛。

  (5)降血糖作用。

  (6)水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7)葛花:能解酒毒。

  (七)蝉蜕《别录》

  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脱壳。

  处方用名:蝉蜕、蝉退、蝉壳、虫退、净蝉衣。

  别名:蝉衣、知了皮、金皮儿。

  药用部分:脱落之皮壳。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疏骨清热,宣肺透疹,解痉退翳。

  主治与作用:1.风热感冒伴咽喉痛、咳嗽音哑尤为适宜。常配连翘、薄荷、山豆根、玉蝴蝶。

  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抓痒。常合用葛根、升麻、连翘等。

  3.解痉风。小儿急慢惊风和破伤风之抽搐。合用白芍、全蝎、僵蚕、防风等。

  4.风热目赤及翳障,合木贼、菊花等。

  用量:3-9克。治疗破伤风用量宜大。

  参考资料:

  1.蝉蜕善开肺宣窍,及长于止痒,故为声音嘶哑及皮肤瘙痒之要药。

  2.本品含甲角壳、醋酸钾及氯化钾。

  3.药理研究:

  (1)蝉衣能降低反射反应和横纹肌紧张程度,对神经节有阻断作用,故具有镇静、解痉及退热作用。

  (2)有利尿作用,故对慢性肾炎,消尿蛋白有一定疗效。

  二、解表方

  一)辛温解表方

  辛温解表方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而仍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常用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等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丸。

  (一)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微汗为度。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主要方剂。方中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所以是方中之君(主)药,并用之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之桂枝之臣(辅)药,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桂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以降肺气、散风寒之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桂,又能缓和麻、桂枝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诸药合用,共凑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证之辩证要点是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多用于冬春季无汗的重感冒及流感而有上述症状者。

  2.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即麻黄汤加白术。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主治湿家身烦痛。

  3.麻杏苡甘汤(《金匮要略》)组成:麻黄、杏仁、苡仁、甘草。功用:解表祛湿。主治: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

  4.大青龙汤(《伤寒论》)即麻黄汤原方剂加石膏、生姜、大枣。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热俱重,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

  5.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麻黄汤去桂枝。功用;宣肺解表。主治:鼻塞身重,语言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

  注意事项:麻黄汤发汗力强,不宜用于表虚自汗、体虚外感、产后及出血病人。

  (二)桂枝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服后片刻,饮一小碗开水,使其微微汗出。

  功能: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干呕、口不渴、脉浮缓。

  方解: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表虚是因营卫不和所致。卫阳不固。则肌表空疏而恶风,营阴不能守则汗自出,风邪乘虚入于肌表。方中桂枝辛温,解肌通阳、发汗解表为主药;辅以白芍敛阴和营,且可阻止桂枝以防发汗太过而伤阴。桂芍相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使表解里和。生姜助桂枝以辛散卫分表邪。大枣助芍药养营,姜枣合用,又加强桂芍调和营卫之功,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上药合用共凑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应用广泛,除用于风寒表虚证外,亦常用于一切杂病之表虚自汗。如妇女任娠恶阻、病后、产后营卫不和,或气血不调之时而微热、时而微寒、脉缓有汗者。

  2.本方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用于桂枝汤证兼有项背强者。

  3.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伤寒论》)用于桂枝汤证兼有咳喘者。

  4.本方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用于阴阳失调之遗精、眩晕、盗汗、自汗者,取其调和阴阳、镇潜固涩之效。

  5.本方芍药量加倍,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胃脘挛痛。

  注意事项:

  1.外感风寒表实证忌用。

  2.温病初起,但发热不恶寒,有汗而渴,舌红苔黄,脉数者禁用之。

  (三)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上一篇:方药概论 下一篇:温里药和方剂
新活动 回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