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公益纪实 > 志愿者故事 > 服务心得 >
松堂记事二
来源:中华义工网 作者:疯鸦 点击:次 时间:2008-02-01
松堂记事二:
06年12月的第3个星期六。
醒的时候闹钟已经响过了,地下室里就是这点不好,永远见不到天光。一睡,仿佛就能睡上千年。
天气骤然冷了下来,并且开始刮起了风,我站在公交牌背后裹紧着衣服,总算见识到了北京的寒冷。不过还好,每个周六给自己的坚持总算没有断掉。
地铁经过松堂的时候已经是9点半了,通过玻璃看着松堂医院,头顶上是蓝蓝的天,脚底下是松翠的绿柳,在风中来回摇弋。我端坐在地铁里,看不见外面的寒冷。
医院外面的铁门依旧是半开着一道缝,外面的亭子好象已经完工了,医院的木式结构外墙也已经有了基本的框架。从并不自动的自动玻璃门里走进去,老人们依旧围坐在大厅中间,救助王越的募捐台放在了门的左边。或许是因为天气实在太坏的原因,今天来的志愿者相对少一些。我到爱心小屋时,小屋里只有沈姐和朱师兄两个在陪天天打闹,李奶奶则在一旁慈祥的笑着。朱师兄看到我,很熟悉的向我打了个招呼,我很是惊讶师兄竟然记得我的名字,于是很感动也很自然的走进了屋里。
今天是天天10个月,所以沈姐在给她拍照留念,我坐在李奶奶旁边,一边陪她说着话,一边逗弄着天天朝镜头看。
我看着房间里的婴儿床,看着床上地上的玩具,看着墙上天天各个时候的照片,心里突然有种莫名的担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无法去衡量天天现在是好还是坏,说她是个弃婴,可她现在却有吃有喝过得健康快乐,还是这里所有人的小公主,可说她幸福,她却缺少一个平凡孩子基本的幸福“完整的家庭”。
我看着自己手心密密麻麻的掌纹,自嘲的笑了笑。管他未来是什么样,只要这一刻,天天是快乐的,不就足够了?未来是什么样,永远都不是我们所能把握的,或许某一天会有一对很善良的夫妇抚养了天天,又或许,天天不一样的成长会带给她不平凡的人生。
离开了爱心小屋,我先将报纸带给了216的马爷爷,我去的时候他正拿着个放大镜在看着报纸,依旧是那身蓝色的的确良上衣,花白的头发和开始花白的眉毛。我留下了报纸告诉他下次再来看他,便和沈姐以及一位人大的博士生一起去三楼看一位徐大哥。据沈姐介绍,徐大哥是一位自学成材很了不起的人,曾靠自己学过很多东西,电子,英语等。只是后来因为双腿不便才送到这里来休养。
我们聊天的时候聊到了这里的情况,徐大哥说到了,这里的老人们明白点的都知道是在这里等死,送到这里了能再出去的就不多了。我一时间感到有些悲凉,环目四周,都是些无法动弹的老人们,鼻子上插着导管,眼睛无神的望着窗外。他们或者是被家人送到了这里,或许举目无亲被送到了这里,这里就像一个大的墓地,老人们躺在这里,静静的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等死呢?从我们一出生,便注定了要死亡,我们在社会这个墓地里徒劳的挣扎着,最终仍然变成一钵黄土,被湮灭在岁月的痕迹中。
离开的时候是搭的是朱师兄的顺风车,我们两个人的时候谈了一些关于现在义工联盟的问题,义工的平台,义工的网络,还有义工的事业,太多太多的问题和工作靠个人的精力与力量是永远不够的。要形成一个稳定有效的团队和网络,我们需要的是坚持,努力,还有等待……
夜深了,就写到这里。
06年12月的第3个星期六。
醒的时候闹钟已经响过了,地下室里就是这点不好,永远见不到天光。一睡,仿佛就能睡上千年。
天气骤然冷了下来,并且开始刮起了风,我站在公交牌背后裹紧着衣服,总算见识到了北京的寒冷。不过还好,每个周六给自己的坚持总算没有断掉。
地铁经过松堂的时候已经是9点半了,通过玻璃看着松堂医院,头顶上是蓝蓝的天,脚底下是松翠的绿柳,在风中来回摇弋。我端坐在地铁里,看不见外面的寒冷。
医院外面的铁门依旧是半开着一道缝,外面的亭子好象已经完工了,医院的木式结构外墙也已经有了基本的框架。从并不自动的自动玻璃门里走进去,老人们依旧围坐在大厅中间,救助王越的募捐台放在了门的左边。或许是因为天气实在太坏的原因,今天来的志愿者相对少一些。我到爱心小屋时,小屋里只有沈姐和朱师兄两个在陪天天打闹,李奶奶则在一旁慈祥的笑着。朱师兄看到我,很熟悉的向我打了个招呼,我很是惊讶师兄竟然记得我的名字,于是很感动也很自然的走进了屋里。
今天是天天10个月,所以沈姐在给她拍照留念,我坐在李奶奶旁边,一边陪她说着话,一边逗弄着天天朝镜头看。
我看着房间里的婴儿床,看着床上地上的玩具,看着墙上天天各个时候的照片,心里突然有种莫名的担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无法去衡量天天现在是好还是坏,说她是个弃婴,可她现在却有吃有喝过得健康快乐,还是这里所有人的小公主,可说她幸福,她却缺少一个平凡孩子基本的幸福“完整的家庭”。
我看着自己手心密密麻麻的掌纹,自嘲的笑了笑。管他未来是什么样,只要这一刻,天天是快乐的,不就足够了?未来是什么样,永远都不是我们所能把握的,或许某一天会有一对很善良的夫妇抚养了天天,又或许,天天不一样的成长会带给她不平凡的人生。
离开了爱心小屋,我先将报纸带给了216的马爷爷,我去的时候他正拿着个放大镜在看着报纸,依旧是那身蓝色的的确良上衣,花白的头发和开始花白的眉毛。我留下了报纸告诉他下次再来看他,便和沈姐以及一位人大的博士生一起去三楼看一位徐大哥。据沈姐介绍,徐大哥是一位自学成材很了不起的人,曾靠自己学过很多东西,电子,英语等。只是后来因为双腿不便才送到这里来休养。
我们聊天的时候聊到了这里的情况,徐大哥说到了,这里的老人们明白点的都知道是在这里等死,送到这里了能再出去的就不多了。我一时间感到有些悲凉,环目四周,都是些无法动弹的老人们,鼻子上插着导管,眼睛无神的望着窗外。他们或者是被家人送到了这里,或许举目无亲被送到了这里,这里就像一个大的墓地,老人们躺在这里,静静的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等死呢?从我们一出生,便注定了要死亡,我们在社会这个墓地里徒劳的挣扎着,最终仍然变成一钵黄土,被湮灭在岁月的痕迹中。
离开的时候是搭的是朱师兄的顺风车,我们两个人的时候谈了一些关于现在义工联盟的问题,义工的平台,义工的网络,还有义工的事业,太多太多的问题和工作靠个人的精力与力量是永远不够的。要形成一个稳定有效的团队和网络,我们需要的是坚持,努力,还有等待……
夜深了,就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