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义工技能活动游戏营销

中国企业的商机在哪里?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8-22

中国企业的商机在哪里?

    伊拉克战争即将结束,在硝烟尚未散尽之时,如何面对伊拉克战后重建这一蕴含巨大政治与经济利益的新课题,已经迅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伊战后的中国利益”

■三个温州人“中东掘金梦”(头版)

■义乌商人距离伊战零公里(二版)

■伊拉克重建蛋糕如何切分(三版)


    二战后最大的商机

    2003年4月14日,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土”)驻伊拉克办事处代表柳木在北京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们希望尽快重返海湾,那里还有他们未竟的事业。

    柳木所指的“未竟事业”,是指在伊拉克战争之前,包括中土在内的中国20余家大型国有企业在伊拉克已经签订的高达40亿美元的工程合同。这些合同,只有少部分已经完工,大部分都因为突然爆发的战争而被搁置。

    然而,对于有着高度敏感性的商人而言,前往伊拉克已经不仅仅是冲着战前已经签订的那些合同,而是战后百废待兴的伊拉克在重建过程中蕴含的巨大商机。

    当战争尚未打响时,对于伊拉克的重建,人们便发挥出充分的想象力。1700亿美元——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劳尔的预测,他认为,“修复”伊拉克所需的费用相当于2002年美国GDP的1.7%。其中包括再建战火毁坏的各种设施,加之治疗该国被经济制裁十余年而留下的后遗症。

    而当巴格达在战争中遭受了数千枚巡航导弹的攻击以及B—52的大规模轰炸后,预计中的重建资金在不断“攀升”。据最新一期的埃及《十月周刊》报道:埃及经济学家认为,伊拉克重建将耗资8000亿美元,时间需要5到10年。

    “这将是二战后最大的重建工程,”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副主任许丹松说,“它给世界、给中国都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4月9日,外交部亚非司司长武春华在外交部网站与网友交谈时表示:中国愿积极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将尽全力争取和维护中国在战后重建中的利益。

    这是中国官方首次对此问题进行正式表态,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中伊以往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伊拉克的经济合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以中国从伊进口石油及在伊承包工程为主。1979年,中国建设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进入伊拉克,成为第一家在伊“打工”的中国公司。

    到20世纪80年中期,双方的合作达到高潮。据原中国外经贸部的统计表明:当时的伊拉克已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工程市场,工程量占中国在全世界工程总量的1/3强。1985年,中国的海外劳务输出约为5万人,而仅前往伊拉克一个国家就占两万多人。

   “但1991年的海湾战争几乎完全中断了中伊的贸易往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另一位学者何茂春说,“你可以去翻阅那段时间的记录,中方在伊的工程承包合同、营业额均为零。而在那次的战后重建中,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所限,也丧失了一些机会。比如从巴格达到阿曼的公路的修复,就被韩国人抢了过去。”

   1996年底,联合国与伊拉克签订“石油换食品”(MOU)计划,伊拉克市场大门重新打开,中国与伊拉克的贸易恢复很快。原外经贸部的一份材料显示,1999年中伊双边贸易额为2.64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48亿美元,进口1.16亿美元。2000年1至10月,双边贸易额为7.92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2.63亿美元,进口5.29亿美元。

    另据统计,截至2000年11月15日,中国有60余家公司参与“石油换食品”项下竞标并与伊拉克签订了650余份出口合同,总金额超过16亿美元,已经获得联合国批准的有近500份,价值约13.4亿美元。

    中国的机会在哪里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高达几千亿美元的商机对中国的企业和商人而言,将又是一次巨大的机会。

    商务部专家许丹松认为,中国的绝大多数“机会”仍然集中在工程承包方面:首先是基础设施的恢复,如公路、铁路、桥梁、医院、电力及通讯设备……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相当一部分设施已变成了瓦砾碎片。

    其次是石油加工业的重建,许丹松认为,只有此环节得到恢复,这个不幸的国家才能为战争支付账单并图谋发展;与此同时,住宅、商场等民用设施的建设同样重要,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另外,则是其他工业设施的恢复。

   “同时,饱经战乱的2500万伊拉克人民需要大量的食品、药品和日用品,”许丹松说,“物美价廉的中国货也因此有着广阔的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殷罡则认为,如果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联合国能发挥一定作用,那么中国可通过联合国的框架参与重建。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的计划中,中国还有一些项目尚未完成,战后也能继续执行。

    企业进军之路艰难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企业再次进军伊拉克的道路满布荆棘。一场政治战争已经开始——重建伊拉克成为各方博弈的焦点。是名正言顺地由联合国主导,或是由以胜利者——美英等国来控制,又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

    4月初,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布什政府提出的战争预算拨款议案。两院还给法案附加了一些“尾巴”:在众院的附加条款中,规定不让法、俄、德、叙利亚这四国的公司承担由此笔款项资助的重建项目。华盛顿州的众议员耐瑟卡特,还提出了一项禁止中国公司参与重建的修正案。他说:“这个修正案的目的是向盟国表明,美国感谢那些支持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记住那些试图阻挠联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国家。”

    虽然这位反华议员的提议最终遭到否决,但从目前看来,主张由战胜者主导重建的美国鹰派似乎占了上风。这些鹰派人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国大公司的代言人。日前,美国联邦政府已邀请贝克特尔集团等五大美国公司,投标价值19亿美元的伊拉克战后重建合同。其中包括伊拉克机场、公路、医院、港口等基础设施。另外一些分包工程则被英国占据。

新活动 回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