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疾病诊疗 > 内外妇儿 > 外科 >
血吸虫肠病(2)
来源:求医网 作者:求医网 点击:次 时间:2008-02-22
4.血吸虫循环抗原(CAg):最早是在日本血吸虫患者普查的敏感性查病方法之一。
感染鼠血清中检出了循环抗原。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循环抗原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已取得少少可供参考的结果。检测循环抗原为寻找考核血吸虫病疗效的方法提供了新途径。目前该法仍在探索阶段。
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有吡喹酮、呋喃丙胺、硝硫氰胺等药物,但目前吡喹酮为首选药物。
㈠吡喹酮:为一种新的广谱抗蠕虫药,对人体3种主要血吸虫和丝虫均有杀虫效果。动物实验性治疗结果,可认为吡喹酮是毒性低、疗程短和疗效高的抗血吸虫药。治疗剂量chengren为每次10mg/kd,1日3次,间隔4小时,疗程2日。或采用每次20mg/kg,1日3次,1日疗法。总剂量为60mg/kg,儿童总剂量为日70mg/kg,分3次服用,疗程1日。急性血吸虫病剂量与疗程加位,即日10mg/kg/次,1日3次,连服4日,总剂量为120mg/kg。吡喹酮副作用轻而短暂,于服药后1小时左右出现,主要有头昏、头痛、乏力、轻度腹痛等,不需处理,于停药后数小时内消失。个别患者肝功能试验谷丙转氨酶可增高。少数患者出现早搏,但治疗前后心电图与脑电图均未见有规律性变化。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有显著疗效。粪便孵化于第18~20日内阴转,近期疗效达100%。
㈡呋喃丙胺:该药对血吸虫童虫和成虫均有一定杀灭作用。各地实践经验认为,呋喃丙胺20天疗法具有较高疗效。目前采用缓解肠溶片剂型,每天剂量60mg/kg(chengren每天不超过3g),疗效10天,总剂量为600mg/kg。其该药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主要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偶有便血者。肌痉挛为呋喃丙胺的特殊副作用。精神神经症状,主要见于晚期血吸虫病肝动物代偿失全的患者,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沉默寡言、抑郁淡漠,意识模糊或哭笑无常、幻听幻视等,少数患者在疗效中出现轻度肝、肾功能损害,停药后迅速恢复。
㈢硝硫氰胺:系广谱驱虫药,目前主要采用微粉胶囊型,颗粒直径3~6μm,总剂量6~7mg/kg,等分3份,每晚服用1次,疗效3日。远期粪检阴转率可达80%左右。急性血吸虫病用总剂量10mg/kg,6日疗程,一般于开始服药后8~24日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改善,远期粪检阴转率可达80%。本药的副作用以神经系统症状为多见,如头昏、头痛、眩晕、乏力、嗜睡或失眠、步态不稳、眼球震颤、多法和肌肉颤动等。少数可出现精神症状以及消化系统症状。对于肝功能代偿不良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急性肝炎恢复期未满1年和慢性肝炎、精神病史、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心、肾等慢性疾病而体质虚弱者禁用。
㈠成虫:虫体呈圆柱体,外观似线虫。雌雄异体,雄虫色灰白,较为粗短,长12~20mm,宽0.5~0.55mm,有口吸盘与腹吸盘各1个,腹面有合抱雌虫的抱雌沟,在腹吸盘后背部有睾丸7个;雌虫较难虫细长,圆柱形,暗褐色,口、腹吸盘不及雄虫显著,虫体长12~26mm,宽0.3mm,有发达的生殖系统,如卵巢、卵黄腺等。
㈡虫卵:淡黄色,椭圆形,无卵盖,卵壳均匀,壳的一侧有一小棘,位于卵的中横线与顶端之间,壳外常附有粘液与粪便渣滓,内含毛蚴。虫卵大小(70~100)×(50~65)μm。
血吸虫的尾蚴、童虫、成虫及虫卵对人体均可引起一定的损害,但以虫卵对人的危害最著。主要引起大肠和肝脏的病变。虫卵沉着在人的肠壁组织中,其周围出现细胞浸润,形成虫卵肉芽肿,这是发生慢性因血吸虫肝、肠病变的根本原因。肉芽肿形成和发展的病理过程与虫卵发育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虫卵尚未形成毛蚴时,其周围的组织无反应,或仅有轻微的反应;卵内毛蚴形成发育时,组织遂开始出现炎症反应;卵内毛蚴成熟后,自毛蚴分泌的酶、蛋白质及糖等分泌物(虫卵可溶性抗原)引起组织坏死和急性炎症反应,卵集存处常有血管内膜炎并形成嗜酸性脓肿;感染严重时亦可形成嗜中性粒细胞脓中。日本血吸虫卵肉芽肿内常含有成族的虫卵,故引起的损害较其他血吸虫严重。
肉芽肿反应可破坏宿主正常组织,不断生成的虫卵肉芽肿形成相互连接的瘢痕,导致干线型肝硬变及肠壁纤维化等一系列病变。另一方面,肉芽肿反应有助于破坏虫卵和清除虫卵,并使用虫卵渗出的抗原局限于虫卵周围以减少或避免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全身损害。随意感染过程的发展,宿主的肉芽肿反应可出现调节现象,表现为肉芽肿反应的强调逐渐减弱。这种现象是虫卵可溶性抗原而不是成虫抗原所诱发。宿主产生免疫调节后,对虫卵的破坏能力仍持续增强,这在保护宿主方面有重大意义。
免疫复合物所致损害:血吸虫尾蚴、童虫、成虫、虫卵等既有阶段性特异的抗原,也有某些共同抗原,而宿主则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可在宿主体内形成复合物。当抗原过剩时,形成的可溶性复合物可能引起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造成血管损害,目前认为急性出血吸虫病及血吸虫肾脏损害均属这类病变。
虫吸虫病变多局限于痔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分布范围之内,以结肠,尤其是直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最为显著,小肠病极少,仅见于重度感染者。早期变化可见直肠粘膜有许多黄色或棕色的细颗粒,为虫卵沉积和由此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局部充血、水肿,并进一步发生坏死而形成嗜酸性脓肿。其表面的肠粘膜坏死脱落后,形成肤浅溃疡,边缘充血,大量虫卵由此进入肠腔。临床上可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粪中可检出大量虫卵。急性炎性变化消退后,继以结缔组织增生。晚期变化主要为肠壁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增厚,部分粘膜损坏脱落或因营养不良而萎缩,故此时粪检时阳性的机会反而减少。部分粘膜增殖形成息肉。由于重复感染和成虫不断产卵,虫卵在肠壁分批沉积,引起病变新老不一,因此肠粘膜可杂有黄褐色细颗粒、溃疡和息肉形成等。血吸虫病变所形成的息肉有转变为癌肿的可能。严重的肠部病变愈合后可产生肠腔狭窄。此外虫卵还可引起脾、脑、肺等部位的病变。
本病流行于我国以及日本、菲律宾等地。所解放初期调查,此病流行于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的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13个省、市、区,其发布之广,几乎波及江南产粮区的大部分土地。估计患者约1000万人,受威胁者1亿人口以上。血吸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常和政府动员和组织大批专业人员到流行区开展普查普治,据1989年报道,过去有373个县血吸血病流行,现已有263个县达到卫生部颁发消灭或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患者总数的94%已被治愈,原有钉螺面积减少了80%。上海市和广东省、福建省已达到部颁布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目前我国血吸虫患者仍有150万,其中晚期患者5.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