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疾病诊疗内外妇儿外科

烧伤感染(4)


来源:求医网      作者:求医网      点击:次      时间:2008-02-22

早期感染多表现为低体温、白细胞减少,精神抑制等低反应状态。

⑵后期感染:烧伤两周以后发生的感染属后期感染,发病率比早期低,主要与创面处理不当和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关。积极处理创面,尽早切痂植皮覆盖创面是预防感染的关键。若脱痂后大面积肉芽组织裸露最易诱发侵袭性感染。抗生素使用不当可以造成机会菌感染。另外全身营养支持疗法不当,蛋白及热量摄入不足,致使机体长期消耗衰竭,也是后期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后期感染多表现为高体温、白细胞增高,精神亢奋等高反应状态。

2、侵袭性感染的症状

侵袭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大致可归纳为高反应型和低反应型两种类型。主要表现:

⑴精神状态:高反应型病人可表现为高度兴奋、谵妄、幻视、幻觉,严重时出现狂躁。低反应型病人为抑制状态,表现为少语、嗜睡、甚至昏迷。

⑵体温:体温表现高热或体温下降,严重烧伤病人由于超高代谢,体温常维持在37℃~38.5℃左右,并不一定说明正发生侵袭性感染,若体温高达39℃或降至36℃以下就应注意是否发生感染。

⑶脉搏:表现为加速可达150次/分以上,病危期脉搏缓慢提示预后不良。

⑷呼吸:呼吸变化是重要特征,表现为呼吸急促或呼吸浅快或鼻翼扇动等呼吸困难症状。

⑸胃肠功能:食欲不振是普遍的症状,有的病人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较少见,若出现肠麻痹导致腹胀则是特异的特征。

⑹血压:血压下降多为脓毒性休克,说明病情较危重,但一部分病人血压无明显变化。

⑺创面变化:结合创面的变化可以诊断侵袭性感染,多表现为分泌物增多且有特殊气味,焦痂潮解脱落、肉芽水肿溃烂,痂下积浓等。

⑻坏死斑:创面及正常皮肤可出现出血点坏死斑,呈暗红色或灰黑色,坏死斑可由细菌或真菌引起,是预后不良的指征。

⑼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突然上升到20×109/升或下降到4×109/升以下是诊断感染的较特异指征。血小板突然降至低水平诊断价值较高,若并发DIC则血小板下降更明显。侵袭性感染导致各脏器损伤出现相应的表现,如血糖升高,血胆红素升高,血肌酐升高等。

三、全身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1、病史

存在全身性真菌感染的诱因,常见的有:

创面潮湿,真菌易于在创面上繁殖,多由于气候潮湿及创面处理不当所致。

病情严重,烧伤面积大,病程长。由于长期消耗,机体抵抗力减弱,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全身性真菌感染。多在三周左右发病,但一周内发病者也存在。

大剂量应用抗生素或创面外周磺胺嘧啶银可能导致耐药菌株和真菌的二重感染,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真菌感染发生率有所增加也说明了这一点。

创面处理不当,如坏死组织没有及时清除,易发生严重真菌感染导致败血症。

其他因素,如糖皮质激素治疗、全静脉营养、静脉导管发生真菌静脉炎及已经发生细菌性败血症等因素,都是全身性真菌感染的诱因。

2、临床表现

⑴精神状态:多为兴奋状态,有时出现幻觉、谵妄、淡漠或神志恍惚。有时却完全正常,神志清醒,构成“若有若暗”的表现,严重者最后也可昏迷。

⑵体温:多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夜间一点左右达高峰,发热前有轻微的寒颤。晚期或临终前可出现低体温状态。

⑶脉搏、心率增快,与体温波动相适应,有时达140次/分,后期心力衰竭或心搏骤停。

⑷呼吸明显加快(40~50次/分)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真菌侵袭肺部时可闻及干湿性罗音,X线检查有肺纹理增粗或有棉团样阴影。

⑸消化道表现:多数病人食欲不振、恶心、吞咽困难、水样腹泻、粘液样便或柏油样便。口腔粘膜出现炎症、溃疡或形成不易脱落的伪膜,涂片及培养均可发现真菌。痰液粘稠呈胶冻状。

⑹血压:临终前血压渐下降。

⑺创面变化:真菌可在创面上形成褐色或黑色菌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在正常皮肤上可有小的出血点或形成弥散性红斑色结节,活检可发现真菌。

3、实验室检查

⑴血象检查:白细胞均增高可达20000/mm3以上。白细胞有类白血病反应,在末梢血片中可见晚髓细胞或髓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⑵尿培养和镜检:取尿液做真菌检查,必须使用新鲜尿管收集标本或采取无菌操作方法收集中段尿,否则尿液污染出现阳性结果意义也不大。一般尿培养阳性较血培养阳性时间早2~3在。

其他体液培养也可作为诊断全身性真菌感染的参考,如粪便、痰及创面及分泌物。

⑶血培养:动脉血培养阳性率较高,凡一次血培养阳性,创面活极阳性可作为诊断论据。

⑷活检:作创面活组织检查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污染。若焦痂下及邻近活组织检查发现真菌生长即可诊断为侵袭性真菌感染。

四、厌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1、破伤风杆菌感染

烧伤病人创面污染较严重,常有深层组织坏死,容易并发破伤风。为防止发生破伤风,除积极清创、处理创面外,伤后常规注射TAT1500μ,大面积烧伤病人于伤后一周再加强注射一次。

若发生破伤风,治疗应给予大剂量TAT、镇静剂、及抗生素。

2、气性坏疽

电烧伤或其它浓度烧伤由于存在体液丢失或休克,创面深层组织坏死,梭状芽胞杆菌容易生长繁殖导致气性坏疽。临床表现有患部沉重,有包扎过紧感,肢体明显肿胀,有捻发音,局部X线显示有气体,分泌物涂片镜检发现革兰氏阳性芽胞杆菌。

气性坏疽的预防关键是彻底清创,深部组织坏死用3%过氧化氢冲洗,预防性应用青霉素。一旦确认气性坏疽应立即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必要时行截肢术,全身应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全身支持疗法。

3、无芽胞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感染主要来源于病人自身,特别是肠道。从感染者身上分离出的厌气主要包括脆弱类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梭形杆菌、消化球菌。厌氧菌感染多与需氧菌感染同时存在,诊断靠分泌物的典型粪臭,分泌物或血培养阳性。

新活动 回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