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疾病诊疗 > 中医学 > 中医基础 >
四诊(6)
来源:39康复网 作者:39康复网 点击:次 时间:2008-02-24
(14)代脉
脉来歇止,止有定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即有规律的间歇,脉搏动到一定至数歇止一次,歇止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之征象,可见于心律失常的二联律,三联律等。
7.相兼脉与主病: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疾病的表现和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因此临床常见的脉象,常是反映疾病多个方面的相兼脉。
相兼脉又称“复合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脉象的综合表现。只要不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或几种单一脉,都可能同时出现而成为相兼脉,如浮紧、浮数、沉迟、沉细数等,其临床意义一般是组成相兼脉的各单一脉主病的总合,如浮紧脉主表寒证;浮数脉主表热证、沉迟脉主里寒证;沉细数脉主里虚热证等等。
表3-1 28脉的形态及临床意义
脉象名称 | 至数 | 力量 | 形态 | 主要临床意义 | 备注 |
浮脉 | 轻取即得,如水漂木 轻取不应手,重按始得 |
表证 里证 |
久病、失血见此脉为逆证 | ||
沉脉 | 一息不足四至 | 寒证,阳虚 | |||
迟脉 | 一息六至以上 | 热证 | |||
虚脉 | 很弱 | 举按均无力 | 虚证,气血不足,以气虚为主 | ||
实脉 | 很强 |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 实证,热结 | ||
滑脉 | 较强 | 如盘滚珠,流利圆滑 | 妊娠,痰饮,实热,食积 | ||
涩脉 | 弱 | 如刀刮竹,涩滞不畅 | 精亏血少,气滞血瘀 | 可见于贫血,失血,失瘀等 | |
弦脉 | 较强 | 挺直而长,如按弓弦 | 肝胆病,气郁,诸痛 | 可见于动脉硬化 | |
濡脉 | 较弱 | 浮小而软 | 气血不足,湿邪致病 | ||
紧脉 | 强 | 绷急有力,如绳索绞转 | 寒证,剧痛,宿食 | 弦而有力,也可见于动脉硬化 | |
缓脉 | 一息四至或略少于四至 | 中等 | 脉来和缓 | 湿证,病后元气恢复 | 多为正常脉 |
洪脉 | 强 | 脉形宽大,来盛去衰 | 热盛 | 慢性病见此为逆证 | |
细脉 | 较弱 | 脉形细小如线 | 气血不足的虚证 | ||
大脉 | 脉形宽大 | 在慢性病说明病进 | 仅指脉形大不说明脉搏力量 | ||
微脉 | 很弱 | 脉形微小,重按模糊 | 气血虚衰,阴阳两虚 | 多为阳衰急证 | |
散脉 | 很弱 | 浮而无力,重按无根 | 阳气外脱,元气离散 | 脏腑之气将绝 | |
芤脉 | 重按无力 | 浮大中空,状如葱管 | 亡血,失精 | 多见于大出血 | |
革脉 | 较强 | 浮而搏指,中空外坚 | 亡血,失精 | 即芤、弦脉并见 | |
牢脉 | 较强 | 沉而实大弦长 | 阴寒内盛,症瘕,疝气 | 即沉弦、实三脉并见 | |
疾脉 | 一息七至以上 | 脉来急疾 | 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 ||
动脉 | 一息六至以上 | 强 | 脉形短滑,跳动如豆状 | 妊娠,痛症,惊证 | 即滑、短、数三脉并见 |
伏脉 | 重按推筋着骨始得 | 病邪内闭,厥证,痛极,阳衰 | 比沉脉更沉 | ||
促脉 | 一息六至以上 | 不规则的间歇 | 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 | 心律失常偶可见于正常人 | |
结脉 | 一息四至以下 | 不规律的间歇 | 阳盛寒积,气血瘀滞 | 心律失常偶可见于正常人 | |
代脉 | 有规律的间歇 | 脏气衰败 | 心律失常的二联律、三联律 | ||
长脉 | 脉形长,超过寸和尺部 | 阳气有余,热证 | |||
短脉 | 脉形短,不及寸和尺部 | 有力主气郁,无力主虚损 |
上一篇: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 下一篇:八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