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疾病诊疗中医学中医基础

镇潜、熄风药和方剂(3)


来源:39康复网      作者:39康复网      点击:234次      时间:2008-02-24

  用量:10-30克,治精神病可用至60克。

  参考资料:

  用鲜何首乌90-140克,鲜夜交藤140克(干品均用1/3-1/2),红枣2-6枚治精神病。

  (十一)合欢皮《本经》

  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合欢的树皮及花,产长江流域各省,春秋两季剥取树皮,切段。花在夏季半开时采摘,生用。

  别名;绒线花。

  处方用名:合欢皮、合欢花。

  药用部分:树皮及花。

  性味:甘、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安神解郁,活血消肿。

  主治与应用:

  1.合欢皮及花均有安神解郁作用,用于七情所伤而致的忿怒忧郁、虚烦不安,健忘失眠等证,可单用或与夜交藤、柏子仁、郁金等养心安神解郁药合用。

  2.合欢皮具有活血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等血瘀证,常配当归、川芎、赤芍等,以增强活血散瘀止痛之力。又能消痈肿,可配白蔹用,即《景岳全书》合观皮饮;或配鱼腥草、桔梗、甘草等用以增强消痛排脓之力。

  用量:合欢花3-9克,合欢皮9-15克,外用适量。

  参考资料:合欢皮含合欢甙、鞣酸皂甙,内服有强壮兴奋、镇痛,驱虫及利尿作用。动物实验有催产作用。

  二、熄风药

  (一)天麻《本经》

  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麻的根茎。四川及云南产者较佳,陕西、安徽、湖北及东北各省亦产,野生与栽培均有。入药去皮,煮后晾干,姜汁浸透切片用。

  别名;明天麻、定风草根。

  处方用名:天麻、明天麻、赤箭。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甘平。

  归经:肝经。

  功能:息风止痉、平肝潜阳。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有息风止痉作用,适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证,寒热证均宜。如钩藤饮,治急惊风可用本品配羚羊角、全蝎、钩藤等药;醒脾散治慢惊风,以本品配人参白术、云苓等药。

  2.又能平肝阳,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及眩晕,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此外,又能祛风湿,止痹痛,可用于风湿痹痛及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证,多与秦艽、羌活、朱膝、桑寄生等同用。

  用量:3-9克,研末吞服1-1.5克。

  参考资料:

  含生物碱,甙类,香荚兰醇,维生素A、粘液质。有镇静、镇痛、抗惊厥、抗癫痫和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二)钩藤《别录》

  为茜草科绿木质藤植物钩藤的带钩茎枝。主产于广西、湖南及西南等地。春秋两季采收、晒干,或先置锅内稍蒸片刻,或于沸水中略烫后取出晒干。切段入药。

  别名:钩钩、双钩、勾丁。

  处方用名:钩藤、勾勾、双钩藤。

  药用部分:茎枝。

  性味:甘、微寒。

  归经:入肝、心包经。

  功能;熄风上痉、清热平肝。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有熄风止痉作用,又可清热,适用于热盛风动所致的痉挛抽搐等证。多与其他熄风止痉药,如羚羊角、天麻、蝉蜕等同用。

  2.能平肝、清肝、适用于肝经有热,肝阳上亢的眩晕,头痛、目赤等证。平肝潜阳,常与石决明、白芍等同用;清肝明目,常与菊花、夏枯草等同用。

  此外本品兼有疏散风热之效,适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头痛、目赤等证,可与蝉蜕、桑叶合用。

  用量:9-30克。入煎剂宜后下,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钩藤经水煮沸20分钟以上,降压效果降低,故不宜久煎。

  参考资料:含钩藤碱、异钩藤碱等,能兴奋呼吸中枢;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周围血管,使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钩藤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能制止实验动物癫痫反应发生。

  (三)羚羊角《本经》

  为洞角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产于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季猎取者最佳。捕得后切取其角,同时磨汁,锉末,或镑为薄片。

  别名:羚羊角尖。

  处方用名:羚着角、羚羊。

  药用部分:角。

  性味:咸寒。

  归经:入肝、心经。

  功能: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惊风、癫痫所致的手足抽搐等证,常与钩藤、白芍、菊花、生地等配伍,如羚羊钩藤汤。

  2.有良好的清肝明目作用,适用于肝热目赤,羞明疼痛等证,常与石决明,龙胆草等同用。

  3.用于温热病壮热神昏、谵语、躁狂,以及血热发斑等证。这时常配犀牛角、石羔、朱砂、黄莲等,如紫雪丹。

  用量;1-3克。磨汁或锉末服,每次0.3-0.5克。

  使用注意:本品入煎剂宜另煎汁冲服。

  参考资料:含角质蛋白,磷酸钙及不溶性无机盐类等,有降压及抗惊厥作用。

  附药:山羊角

  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角。性味:咸寒。旧肝经。有平肝,镇惊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头目眩晕;肝火上炎、目赤肿痛;以及惊风抽搐等证。

  用量:10-15克。

  (四)石决明《别录》

  为海产鲍科软体动物鲍鱼的贝壳。我国福建、广东、台湾、辽宁、山东等沿海地区多产。入药打碎生用或煅用。

  别名:鲍鱼壳、九孔腮。

  处方用名:石决明、石决、鲍鱼壳。

  药用部分:贝壳。

  性味:咸寒。

  归经:入肝经。

  功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主治与应用:

  1.本品善于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等药同用。

  2.又为清肝明目要药,适用于肝阴不足,肝虚有热的眼病,如青盲内障、目赤翳障、视物模糊,胬肉遮睛等证。常伍以菊花、蒙花、谷精草等。或伍以补肝肾之品,如菟丝子,山芋肉,熟地,如石决明丸。

  用量:15-30克。

  使用注意:人煎剂应先煎。

  参考资料:本品含碳酸钙、胆素、壳角质等。

  (五)地龙《本经》

上一篇:补益药和方剂 下一篇:涩药和方剂
自助功能
评论搜索阅读 活动队员求助
    最 新 4 条 评 论     我 来 说 上 两 句 :【查看所有评论】
关 键 字:
发布时间:
排序方式:
显示条数:
关键字模式:
搜索内容:
 
发 布 求 助 信 息 注 意 :

1.〖无需注册〗便可以在该区发表你的求助信息。

2.所有发布的求助信息会在7个工作日内审核。

3.本队提供的任何信息,均为参考意见,不负法律责任!

  发布求助信息

新活动 回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