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医疗教学 > 教学文档 > 网络资源 >
神经临床病例诊断步骤(3)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3-20
第11(脊副)颅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与上部斜方肌。胸锁乳突肌的检查方法是让病人向对侧转颈,检查者一手施加相反方向的阻力,另一手可直接触诊正在收缩的肌肉。检查斜方肌的方法是让病人作耸肩动作,抗拒检查者所施加的阻力。
第12(舌下)颅神经支配舌头的运动,要检查有无舌肌萎缩,舌肌纤维颤动以及伸舌肌力减弱(伸舌时舌头偏向病侧)。
如果发现某一颅神经出现异常时,应仔细检查邻近的其他颅神经。有时候这种鉴别十分紧急,例如,脑干缺血应与迅速扩张的并引起颅神经瘫痪的颅底动脉瘤作鉴别。
运动系统的检查
运动系统的检查 应将病人四肢与肩胛带部位充分暴露,以便进行视诊与触诊,有无肌肉萎缩,肌肉肥大,肌束震颤,其他的不自主动作(如舞蹈动作、手足徐动、肌阵挛、震颤),以及发育不对称现象。让病人放松,将其肢体作被动屈伸,了解肌张力情况。肌肉体积的减少提示肌肉萎缩,但双侧性肌萎缩,或者比较大的肌肉以及比较隐蔽的肌肉的萎缩(除非十分显著)可能不易被察觉。在老年人中,常见某些肌肉组织的丧失,称为肌肉减少(sarcopenia)。如果某一肌肉替代另一肌肉作更多的活动,可以引起肌肉肥大;如果肌肉组织被过量的纤维组织或贮藏物质所取代则发生假性肥大。
肌束震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异常动作,表现为肉眼可见的,位于皮肤下肌肉的短暂,细微,不规则的收缩。它们通常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的病变(例如,神经变性、或损伤及再生),但有时也可出现在正常肌肉中,特别是老年人的小腿肌肉。肌强直是指肌肉持续收缩后,或肌肉遭受直接扣击后出现的肌肉松弛的减弱,可见于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可以引起活动不便(例如,握紧手后不能迅速将手松开)。先有阻力然后出现松弛(所谓折刀样强直)见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基底节疾病通常引起齿轮状僵直。
肌力的测定 病人声称的无力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如疲乏,笨拙或麻木。因此对肌肉无力的体诉,必须明确其确切的定位,发生的时间,激发因素与改善因素以及伴发的症状与征象。令病人伸出两上肢,然后抬起两下肢(卧位),观察有无肌肉无力现象(无力的肢体会迅速开始下移),震颤或其他不自主动作。可以通过施加阻力,对个别肌肉组进行肌力测定。肌肉疼痛或关节病损可以妨碍主动的肌肉收缩。癔病性肌肉无力的表现是各项抗阻力的肌肉活动可能都正常,但会出现突然的放弃。
轻微的无力可表现为行走时上肢摆动的减弱,向前平伸的上肢出现内旋移动,某一肢体自发运用的减少,或平卧时下肢外翻。快速的轮替动作执行减慢,手指的精巧动作(如扣上钮扣,打开保险别针,从火柴盒中取出一根火柴)也可发生困难。
对部分性肌肉无力要进行肌力定级往往很困难。有一种0~5定级方案是用0表示毫无动作,1表示有些细微动作,2表示可以执行不抗地心引力的活动,3表示可以执行抗地心引力的活动,但不能抗外加的阻力,4表示可抗中度阻力执行活动,5表示正常,即可以抗强阻力执行活动。这种定级方案有一个缺点,就是4级与5级之间的肌力范围较大。上肢远端肌力可以应用握力器或让病人用力挤压血压计臂袖的充气球来作半定量测定。
功能性测试往往能为运动障碍提供更好的描述。当病人执行各种活动操作时,要留意其有否功能缺陷,并尽可能作出定量的记录(例如,下蹲活动的具体次数,或走阶梯的具体级数)。从下蹲位起立,或踩上椅子,这些活动都是测试下肢近端的肌力;让病人用脚跟与用脚尖走路则是测试下肢远端的肌力。患有股四头肌无力的病人,从坐位起立时,须用手来支撑才能站起。肩胛带无力的病人得*摆动身躯来帮助上肢活动。骨盆带肌肉无力的病人从仰卧位起身时典型的表现是先转为俯卧位,再采取跪姿,然后慢慢用手撑住自己的大腿,一步步将身子向上抬直
上一篇:超多医学书籍、课件下载 下一篇:医学口诀记忆法-专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