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公益纪实 > 志愿者故事 > 服务心得 >
妇女与公益
来源:自然之友 作者:自然之友 点击:次 时间:2007-08-17
妇女与公益
编者按:在初春的一个阳光温暖的下午,我们在“行摄匆匆书吧”举办了“妇女与公益”为主题的恳谈会。
如我们所料,由于此次活动的特定主题,虽然参与者不多,而且多为女性,但它在探索志愿者精神方面却有着重要的意义,谈话中反映的问题和成果颇为可喜,值得我们每个人来关注。
这个话题本来是难于把握的,我们也没有特别地想在里面加入太多的框架,话题以女性为起点,但是绝对没有限制在女性话题中,
毋宁说是以女性话题为契机,探讨了更为深入的话题——价值观、志愿者精神、中国NGO的发展等相关问题,这里把谈话记录呈现给大家来一块分享,希望对每个人都能有所启迪。
张赫赫:我听到一个说法,是分析为什么在从事公益活动的人群中女性的比例高。这是一位男性同事的意见。他说大家都知道的英国戴安娜王妃,她就是一个公益事业的标志性人物。
她的形象、她给人的感觉是优雅的,温柔的。这给人的感觉就是女性更适合做公益活动,更容易走进公益事业。
梁晓燕:我说两句,我想这可能不仅仅是中国,据我的了解,从公益活动涉及的范围、参与的人员中间,似乎女性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关于这个问题,
我从一个更宏观一点的角度来看,不是太同意刚才那位男性朋友的观点。他的观点更多的考虑是一个被定义的女性,就是说女性是优雅的、温柔的、贤淑的,
那么他是把公益活动和这个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我觉得可能不是,无论是在公益活动很兴盛的西方国家,还是我们国家公益活动方兴未艾、刚刚兴起的情况,都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特征,
就是公益虽然是以扶助弱势群体为特点,但这种扶助不仅仅是我们古老价值当中的同情心、关爱他人、互相帮助这些含义,在现代文明中的公益概念带有一种更新的价值观。
现代社会提倡多元价值观,那公益活动提供的价值观是什么,这是我这几年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可以说我一直在潜心地探索。
现代社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进入工业文明、现在进入后工业文明,尤其在中国处于发展阶段,就是说现在发展是最高原则,甚至说发展就是硬道理,别的可以先退让。
那么这后面的价值基础是什么,是成功。目前成功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最主要的价值观,也成为每个个人追求的一个主要动力。我
们这个社会主导价值观非常强烈,对于年轻人来说,是要追求成功,对于中年人来说,是要保持成功的位置不改变。
而志愿者运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界定什么东西对人是有意义的,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什么能让人体会到自己生活的意义。
现在仍然是一个男权社会,在生活中尤其在城市生活中可能不直接体现为压迫、或者说谁听谁,
但是在价值引导上比如成功、竞争、效率、发展等方面,它是惟我独尊的,带有非常强烈的男权色彩。
我觉得,这种主导价值观对女人来说,不知是福还是祸,或许也算一种"傻"福吧。为什么这样说呢?
男人比女人更深地陷入这种主流价值观的制约,男人更难于摆脱这种主流价值观、对他认定自身价值的一种评价体系。
如果你不追求成功,你就找不到你的位置,对于女人来说,有的是自觉,有的是不自觉,她们有所选择地面对这个主流价值观。
不自觉地选择公益活动的女性,其价值观一定是与主流价值有偏离的。而那些自觉的女性,她本身可以获得主流价值倡导的那种成功,可她觉得那不是她想要的。
我接触过很多有强烈愿望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女性,她很清楚她做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选择,得到了什么,放弃了什么。
人总是在得到一种东西的同时放弃了另一些东西,一个长期坚持在公益领域中活动的人,其价值支点一定是与主流价值有所偏离,并某种程度的找到自己的位置。
张赫赫:女性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地位,民间组织尤其是公益组织在社会组织中也处于弱势地位,是不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两者的结合?
冯媛:我认为有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公域与私域是分开的,妇女一方面可以是双重生产的承载者,一方面可以从事公益事业--社区里的服务性工作。
女性由于她特有的韧性,适应性很强。中国民间组织最发达的是环保领域和妇女公益组织。
张:刚才两位老师都提到了价值观的问题,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事公益事业本身对于女性价值是否有影响?
梁:我举一个例子,这也是我自己的经历,有一次在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当时在机场服务的黑人很多(美国有硬性规定,黑人和有色人种的工作人员必须达到一定比例)。
他们的动作很慢,我等了好长时间。回到波士顿我向一个美国朋友抱怨那里效率低下,
那个在非赢利艺术机构工作的朋友说,"自然的现象就是有差异的,我们说适应这个社会,就包括适应这种差异。
我现在看待这个世界的标准从一个变成了好几个标准。对于这件事情,只要他没让我迟到,快十分钟与慢十分钟有多大区别?在我的容忍范围之内。
为什么要有这种容忍的心态,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标准是单一的,要把强人拔出来,把强人作为这个社会的统一标准,可是如果真的变成那样,这个社会将是多么单调,多么没有意思。
对于一个人工作,可以对他进行职业培训,但对好的、次好的、相对好的,要有不同的容忍度,这个容忍度是我们观念变化的结果,不是自然就有的,是基本的社会生态观带来的。
从文化上来说,不同的人种给这个世界带来不同的文化,这是现代工业文明所不能给的,
他们的价值体现在他们的文化里面,如果按现在只讲求效率一个标准来看,他们就不应该在这世界上生存,如果真的那样,那这个世界还剩什么?
这好象是一个很抽象的大道理,但应该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小事中。"她告诉我,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她始终自觉的站在非主流的位置看待世界和人性的合理性有关。
我后来很认真地考虑过这件事,我并不是说效率怎么差都行,但我的容忍度、可以接受的程度在变化,而且我会注意他们在别的方面的价值。
以前我认为他们在工作效率上没有价值,那么在别的方面也不会有价值,现在我就不会这样看了。
我还想起一个打工者的宣传队,现在挂靠在某个组织下,我看过他们的一次活动,发现他们非常具有创造性,关键是要给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