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义工技能活动游戏团队

反思如何人员“激励”(2)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7-25


  总而言之,激励的前提是组织和个人相互独立,尤其个人要有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激励的结果是个人要有好处,组织不能牺牲个人,当然个人也不能损害组织;激励的最佳状态是个人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而且和谐发展。通常组织处于事实上的强势地位,因而组织理念显得尤为重要,组织要时常反省自己的理念,个人也要注意考察组织的理念。理念契合是激励的根本性前提,法律契约只能保证一个底线,重要却并不关键。

  反思“组织激励”

  组织视角的激励,是指组织作为主体,通过激励客体——组织成员的行为,有效达成组织目标,同时满足组织成员的需求。这是一个管理问题,也许因为其过于常见,人们容易将某些看法视为理所当然。其实未必。伴随越来越多激励事件的发生,反思激励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反思之一,“激励人”是什么意思?人被激励是个什么状态?条件反射式的答案是:激励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被激励时处于敬业乐业的状态。这背后有个假设,人是被激励的,激励能够正向调整人的心理和行为。这个假设至少需要反思:一,人具有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激励不能侵犯人的主体地位,不能损害人的主体判断,恰恰应该尊重人的自主性,启发人的自觉性。举个例子,非法传销组织对成员实施精神迷惑和物质诱惑,特别能“激励”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却以牺牲人的主体性为代价,这肯定不是真正的激励。二,人的生命状态总体上是自然而然的,激励不能着眼于刺激人的欲望,使人产生一腔的热情、追求一时的亢奋,而应致力于创造一种机制和氛围,让人更好地发现自我、树立自信,平和而持续地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组织价值。吃兴奋剂能赢来世界体育冠军,吸毒品能带来人生的巅峰快乐,但毕竟是短暂的痛快,而人活的是一生。三,人性是复杂的,激励既会激发出人的正向心理和积极行为,也会激活人性的灰色系统和消极因子,如何才能趋利避害、扶正压邪?欲壑难填,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极端欲望所激发出来的意识和行为面前,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常常显得无能为力。薪资、福利、奖金、期权、股权,一揽子丰厚的回报并未带来价值的增长,反而膨胀了CEO们的贪婪之心,这是安然等跨国公司轰然倒塌的启示。

  反思之二,激励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激励对人意味着什么?照样有成熟的答案:激励人就是激励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提升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目的;个人绩效提升了,就会获得新的更大的“激励”。这里面隐含的假设是:人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资源,人是有需求有能动性的资源,“激励”可以带来更大的组织产出,因而是划算的投入。在这个意义上,激励是组织对人施加管理、驱动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值得反思的是:一,人如何认识和感受基于组织立场的激励?当激励偏重于组织目标时,人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此时人们不会相信个人与组织和谐的“官方”解释,而会切身感知和体验人与组织的和谐之道。激励若是要兼顾人与组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坚持一个出发点:人为本。二,激励与绩效之间是不是强的相关关系?人是不是被激励就会增加产出?这似乎早就不是问题,其实理论上未必说得通,现实中更存在无数的反例。中国国企绩效不高的原因,被归结为高管激励不到位,而MBO、年薪制、股权期权等灵丹妙药,眼见得毒害了不少高管的身心,企业业绩却没什么长进。除了激励尤其是钱的激励之外,还有什么影响着组织的绩效?激励不单是钱的问题,甚至不单是激励的问题,组织成员之所以对组织有很高的投入度,更主要的原因是组织给个人提供了学习、成长和成就的机会,让个人意识和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对组织产生信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反思之三,激励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用?怎么做好激励?在“用”的层次上,激励当然有用。人需要被评价,需要获得肯定和认可。及时、有效的激励,的确有助于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工作热情,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激励“有用”的基本前提是:人为本,尊重人的自然规律,遵循人与组织和谐之道。

  具体到操作上,如何做好激励以达成激励效果呢?这是个极其复杂的专业问题。组织中的人可以从多个角度划分成多个类型,每类人乃至每个人的需求又有很多个方面且不断变化,组织对人的激励有很多工具手段以及组合,组织的发展有很多阶段状态且时有转换。面对如此纷杂的情境,组织如何做好激励工作呢?谈几点原则性建议:一,激励的主体是人,即使把人当客体,人也是主体性的。人是目的,激励是手段,激励的出发点是人。马斯洛说:别忘了,我们都是人。有爱人之心,才谈得上激励。二,认真分析和把握激励所直面的情境特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锁定激励的焦点,选择适合的经济的方式。没有最好的激励,只有适合的激励,激励不在钱多钱少。三,激励不仅是个管理问题,更是个艺术问题,需要“用心”实践和体验,渐悟到“顺其自然”激励的感觉。具体到操作层面上,要做好对个人的激励,将激励落实到位,就既要关注与满足个人的需求,也要关心和提升个人的能力,更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个人想要的东西,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得到,而且从投入产出上感到公平,这是组织设计激励机制的基本构架。

  传统民谚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财和食,人与鸟生存的底线。但,人不为财活,鸟不为食生。现代民谣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华为《基本法》说:向雷锋和焦裕禄学习,但决不让雷锋和焦裕禄吃亏。以上这些说法,算是给“反思激励”做些注脚吧。

  虽然西方管理学界的激励理论层出不穷,但一方面过于概念化和逻辑化,另一方面又局限于某个角度的观察,因而还是很难揭示出人们复杂行为的本质,更难以用来对具体激励问题进行分析。

  在极端欲望所激发出来的意识和行为面前,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常常显得无能为力。丰厚的回报并未带来价值的增长,反而膨胀了人们的贪婪之心。

  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Abraham•H•Maslow)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新活动 回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