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义工技能 > 活动游戏 > 团队 >
总经理必读:代沟与激励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7-25
身为一个总经理,您是否有以下的经历——每天身陷在堆积如山的公文中,不能自拔?
凡事必躬亲,常常抱怨下属不得力?
在高级主管会议上,您一人口悬若河,而您的部属则鸦雀无声,这样持续到会议结束?
如果您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更有必要看看美国总统卡特和里根的故事。
卡特原是一名海军军官,也是一位核能专家,在佐治亚洲两届州长的任期内,就以一个有专业背景的管理人才而闻名于世。
就任总统之后,为了管理好庞大的联邦政府,卡特每天陷在阅不完的公文中,而且有关管理的事情,他事必躬亲,不是在办公桌上就是在会议室里详细研究。
但是,遇到要抛头露面,像是全国电视演说或是召开记者会时,他就显得相当紧张、拘谨。竞选连任的时候,尽管他进行了各种沟通策略,还是无法使大众对他的领导和政策产生信心。他虽然是个强有力的管理者,但是少了一点领袖的魅力,也缺乏和大众沟通的技巧以赢得人心。结果,在一般美国人民印象中,卡特是个弱势领导人,马上被里根比了下来。
里根却相反,入主白宫后,把复杂的管理事务交给幕僚来做,自己则专注在“重大”的事务上。然而,里根被封为“伟大的沟通专家”,在他任内总有一群人誓死效忠,而且在1984年还继续留任。
卡特黯然下台的原因之一,就是无法从一个管理者转型为领导者。
管理和领导
今天的经理人都在充当着管理者角色,但是,不少人仅仅停留在行使管理职能,并未进行有效的领导,其结果自然是管理过度,领导无方。
“管理”和“领导”,这两者反映在企业之中,究竟有何区别?美国加州大学的本尼斯教授研究这项议题已有多年,他认为领导人与经理人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区别为:经理人注重的是制度与组织,而领导人注重人。
经理人喜欢守成,领导人则喜欢创新。
经理人常依赖控制,领导人却常激发信任。
经理人只顾眼前,领导人会有创见。
管理是把事情做对,领导是做对的事情。管理是把错综复杂的事务秩序化,并且找出一贯性;而领导面对的则是变化无常的情势,不管是否能把事情理出一个顺序,都要从中寻求目标和方向,使人能更适应变局。从两者的区别,可以看出经理人这个角色日益复杂的细微之处,在于它已经从“管理至上”改变为“以领导为导向”了。
一个领导人的思想应该扩展到企业的每一个层面,从员工的梦想到公司产品、企业结构以及长期决策的方向,而管理只看眼前,把当天的事做好就成了。
管理是督促人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领导则给予一种工作的动力,使人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这是最基本的人性需求。所以领导者有时要兼任管理,而管理者也得要运用领导的技巧。但是,阶层愈高,则须多领导而少管理。引以为憾的是我们无法泾渭地划分管理和领导。从各自随机应变的方式我们才能看出哪一些是平庸的、哪一些是杰出的经理人。
领导和管理对公司的贡献虽不同,长久下来,一家公司命运还是系于经理人的领导才能。正如一位企管专家所说:“成败端看领导。太多的管理者多半如昙花一现,这些人想的不外乎如何控制大权,动不动就要人提交报告。领导者则大有不同,他们考虑得较为久远,并能掌握住现实的一切,不断地追求重生;他们有政治的手腕带动变革,有强烈的价值观,促使上下一心、团结一致。”
今天的基层主管如果想要平步青云,攀上企业的高峰,必得先学习做一个好的管理者,将来才能成为一流的领导者。
领导代沟
经理人一般处于领导位置,但“管得太多”而“领导得太少”,从而形成了领导代沟。
现在各大企业的高级经理往往认为有了权力再加上自己是官僚体系中的佼佼者,就俨然以最佳领导人自居。由于这种神话使得一般高级经理只殚精竭虑在企业的种种过程、结构、角色分配和靠“二手传递”的沟通方式,却忽略了企业中有关“人性”的那一面以及亲自沟通的重要性,殊不知这才是联系员工之道。许多高级经理往往被这种“管理神话”所误导,从而难以成为一个了解人性、深知用人之道的经理人。
没有领导相结合的管理可能会变得官僚主义,令人感到压抑,为了秩序而维持秩序;管理过分,而领导不力,必然形成以下情况:1)非常强调短期行为,注重细节之处,侧重回避风险,而很少注重到长期性、宏观性和敢冒风险的战略;2)过分注重专业化,选择合适人员从事各项工作,要求服从规定,而很少注重整体性、联合群众和投入精神;3)过分侧重于抑制、控制和预见性,而对扩展、授权和鼓舞强调不够。不难推测,具有此类问题的公司可能相当刻板,不具备创新精神,不能处理市场竞争和技术环境中出现的重大变化。因而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表现会逐渐恶化,即使公司处于极其有利的市场地位,也只不过减慢其恶化速度而已。由于缺乏革新产品,不具备革新生产所带来的低廉价格,顾客必定得不到服务,而随着公司业绩的下降,投资者和雇员们都会强烈地感受到银根紧缩,投资者得到的利润很少,甚至没有,雇员也因此被迫作出更多牺牲,包括最终失去工作。
职业模式导致领导短缺
为什么强有力的领导人才这么短缺呢?简单地说,原因出在很多经理不了解真正的领导为何,也不知道如何来运用领导。他们所受的训练多半在控制整个体系,而不是身先士卒,带头做起。最高主管往往认为自己是个“超级大主管”,是做计划、组织、控制一切,解决问题的人,却忽略了自己是“领导人”这个角色。
在很多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眼界和理解力相当狭窄,比较反对冒险,交流能力弱,不易看到他人的价值,对竞争战略了解甚少,可信度不高。他们在管理方面较为称职(不是非常称职),却一点也不能胜任领导工作。
这些职业要从集权化专门化的等级干起,即从范围较窄、注重策略的工作干起。尤其在大公司里,人们年复一年地从事这类工作,尽管他们已得到多次提升。因而,他们学会处理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问题,长于策略而弱于战略,擅长专门的职能工作而不精于总的经营领导。
与此相关,很多公司人员的提升都是纵向式的,范围狭窄,如由低级会计升为会计,再提为高级会计。因而,此类成功人士的知识和关系基础通常极为狭窄,他们只了解公司的某个部门以及一部分职员,他们的可信度也非常有限,他们的同类人可能认识并尊重他们,但其他多数人不会如此。
凡事必躬亲,常常抱怨下属不得力?
在高级主管会议上,您一人口悬若河,而您的部属则鸦雀无声,这样持续到会议结束?
如果您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更有必要看看美国总统卡特和里根的故事。
卡特原是一名海军军官,也是一位核能专家,在佐治亚洲两届州长的任期内,就以一个有专业背景的管理人才而闻名于世。
就任总统之后,为了管理好庞大的联邦政府,卡特每天陷在阅不完的公文中,而且有关管理的事情,他事必躬亲,不是在办公桌上就是在会议室里详细研究。
但是,遇到要抛头露面,像是全国电视演说或是召开记者会时,他就显得相当紧张、拘谨。竞选连任的时候,尽管他进行了各种沟通策略,还是无法使大众对他的领导和政策产生信心。他虽然是个强有力的管理者,但是少了一点领袖的魅力,也缺乏和大众沟通的技巧以赢得人心。结果,在一般美国人民印象中,卡特是个弱势领导人,马上被里根比了下来。
里根却相反,入主白宫后,把复杂的管理事务交给幕僚来做,自己则专注在“重大”的事务上。然而,里根被封为“伟大的沟通专家”,在他任内总有一群人誓死效忠,而且在1984年还继续留任。
卡特黯然下台的原因之一,就是无法从一个管理者转型为领导者。
管理和领导
今天的经理人都在充当着管理者角色,但是,不少人仅仅停留在行使管理职能,并未进行有效的领导,其结果自然是管理过度,领导无方。
“管理”和“领导”,这两者反映在企业之中,究竟有何区别?美国加州大学的本尼斯教授研究这项议题已有多年,他认为领导人与经理人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区别为:经理人注重的是制度与组织,而领导人注重人。
经理人喜欢守成,领导人则喜欢创新。
经理人常依赖控制,领导人却常激发信任。
经理人只顾眼前,领导人会有创见。
管理是把事情做对,领导是做对的事情。管理是把错综复杂的事务秩序化,并且找出一贯性;而领导面对的则是变化无常的情势,不管是否能把事情理出一个顺序,都要从中寻求目标和方向,使人能更适应变局。从两者的区别,可以看出经理人这个角色日益复杂的细微之处,在于它已经从“管理至上”改变为“以领导为导向”了。
一个领导人的思想应该扩展到企业的每一个层面,从员工的梦想到公司产品、企业结构以及长期决策的方向,而管理只看眼前,把当天的事做好就成了。
管理是督促人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领导则给予一种工作的动力,使人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这是最基本的人性需求。所以领导者有时要兼任管理,而管理者也得要运用领导的技巧。但是,阶层愈高,则须多领导而少管理。引以为憾的是我们无法泾渭地划分管理和领导。从各自随机应变的方式我们才能看出哪一些是平庸的、哪一些是杰出的经理人。
领导和管理对公司的贡献虽不同,长久下来,一家公司命运还是系于经理人的领导才能。正如一位企管专家所说:“成败端看领导。太多的管理者多半如昙花一现,这些人想的不外乎如何控制大权,动不动就要人提交报告。领导者则大有不同,他们考虑得较为久远,并能掌握住现实的一切,不断地追求重生;他们有政治的手腕带动变革,有强烈的价值观,促使上下一心、团结一致。”
今天的基层主管如果想要平步青云,攀上企业的高峰,必得先学习做一个好的管理者,将来才能成为一流的领导者。
领导代沟
经理人一般处于领导位置,但“管得太多”而“领导得太少”,从而形成了领导代沟。
现在各大企业的高级经理往往认为有了权力再加上自己是官僚体系中的佼佼者,就俨然以最佳领导人自居。由于这种神话使得一般高级经理只殚精竭虑在企业的种种过程、结构、角色分配和靠“二手传递”的沟通方式,却忽略了企业中有关“人性”的那一面以及亲自沟通的重要性,殊不知这才是联系员工之道。许多高级经理往往被这种“管理神话”所误导,从而难以成为一个了解人性、深知用人之道的经理人。
没有领导相结合的管理可能会变得官僚主义,令人感到压抑,为了秩序而维持秩序;管理过分,而领导不力,必然形成以下情况:1)非常强调短期行为,注重细节之处,侧重回避风险,而很少注重到长期性、宏观性和敢冒风险的战略;2)过分注重专业化,选择合适人员从事各项工作,要求服从规定,而很少注重整体性、联合群众和投入精神;3)过分侧重于抑制、控制和预见性,而对扩展、授权和鼓舞强调不够。不难推测,具有此类问题的公司可能相当刻板,不具备创新精神,不能处理市场竞争和技术环境中出现的重大变化。因而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表现会逐渐恶化,即使公司处于极其有利的市场地位,也只不过减慢其恶化速度而已。由于缺乏革新产品,不具备革新生产所带来的低廉价格,顾客必定得不到服务,而随着公司业绩的下降,投资者和雇员们都会强烈地感受到银根紧缩,投资者得到的利润很少,甚至没有,雇员也因此被迫作出更多牺牲,包括最终失去工作。
职业模式导致领导短缺
为什么强有力的领导人才这么短缺呢?简单地说,原因出在很多经理不了解真正的领导为何,也不知道如何来运用领导。他们所受的训练多半在控制整个体系,而不是身先士卒,带头做起。最高主管往往认为自己是个“超级大主管”,是做计划、组织、控制一切,解决问题的人,却忽略了自己是“领导人”这个角色。
在很多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眼界和理解力相当狭窄,比较反对冒险,交流能力弱,不易看到他人的价值,对竞争战略了解甚少,可信度不高。他们在管理方面较为称职(不是非常称职),却一点也不能胜任领导工作。
这些职业要从集权化专门化的等级干起,即从范围较窄、注重策略的工作干起。尤其在大公司里,人们年复一年地从事这类工作,尽管他们已得到多次提升。因而,他们学会处理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问题,长于策略而弱于战略,擅长专门的职能工作而不精于总的经营领导。
与此相关,很多公司人员的提升都是纵向式的,范围狭窄,如由低级会计升为会计,再提为高级会计。因而,此类成功人士的知识和关系基础通常极为狭窄,他们只了解公司的某个部门以及一部分职员,他们的可信度也非常有限,他们的同类人可能认识并尊重他们,但其他多数人不会如此。
上一篇:激励:别捧杀好士兵 下一篇:薪酬:要“保健”,更需“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