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医疗教学教学文档网络资源

看懂化验单(3)


来源:未知      作者:seagull8111      点击:次      时间:2013-02-24

1.血清铁增高 
①肝细胞损害; 
②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③血液病,包括非缺铁性贫血、再障及白血病。 
2.血清铁降低:主要为缺铁性贫血。 
(二)血清总铁结合力 
【参考值】 亚铁嗪显色法:男性50~77μmol/L,女性54~77μmol/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新生儿降低,女青年和孕妇增高。 
2.病理性变化 
①降低:转铁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硬化、转铁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肿瘤及非缺铁性贫血等; 
②增高: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和妊娠后期;转铁蛋白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炎和肝细胞坏死。 
九、血清甘油三酯(TG) 
【参考值】 0.56~1.7m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 
①原发性的高脂血症; 
②继发性的:甲减;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妊娠和酗酒等。 
2.降低 
①严重的肝脏疾病; 
②肾上腺功能减退; 
③甲亢。 
十、血清脂蛋白 
(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参考值】 0.94~2.0mmol/L 
【临床意义】 降低具有临床意义。HDL-C与TG呈负相关系,见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肝脏损害、肾病综合征。 
(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参考值】 沉淀法:2.07~3.12mmol/L,3.15~3.61mmol/L为边缘升高,≥3.64mmol/L为升高。 
【临床意义】 升高具有临床意义。LDL-C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系。 
(三)脂蛋白(a),LP(a) 
【参考值】 <300mg/L 
【临床意义】 脂蛋白(a)升高已作为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十一、血 糖 
(一)空腹血糖 
【参考值】 3.9~6.4mmol/L(70~120mg/dl) 
【临床意义】 
1.增高 
①糖尿病; 
②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异常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 
③应激性高血糖,如颅内压增高、心肌梗死等; 
④药物性,如噻嗪类利尿药。 
2.降低 
①胰岛素分泌过多,如胰岛细胞瘤; 
②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 
③严重的肝脏疾病; 
④生理性血糖降低,如饥饿和剧烈运动后。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 
【参考值】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0.5~1h血糖水平达到峰值,位于7.8~8.9mmol/L(140~160mg/dl)。2h不超过7.8mmol/L(140mg/dl),3h恢复至空腹血糖值。每次尿糖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其意义是: 
①糖尿病的诊断; 
②糖耐量减低:多见2型糖尿病、生长激素异常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病; 
③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空腹血糖低,口服葡萄糖后钟点血糖上升不明显,主要见胰岛β细胞瘤。 
十二、血、尿淀粉酶(AMS) 
【参考值】 血淀粉酶总活性为80~180U/dl,尿淀粉酶84~624U/dl 
【临床意义】 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胰腺炎时,血和尿AMS均显著升高。急性胰腺炎时,血AMS在发病8~12h开始升高,12~24h达到高峰,2~5天恢复正常。血AMS超过500U时对急性胰腺炎具有诊断意义,其他急腹症时通常低于该值。尿AMS在发病12~24h开始升高,下降速度也比血AMS慢(3~10天恢复正常),故急性胰腺炎后期,尿AMS更具有诊断价值。 
十三、肝功能 
(一)血清总胆红素(STB)和结合胆红素(CB) 
【参考值】 血清总胆红素5.1~17.1μmol.L(0.3~1.1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1.7~6.8μmol/L(0.1~0.4mg/dl)。 
【临床意义】 1.STB在17.1~34.2μmol/L之间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溶血性黄疸通常<85.5μmol/L,肝细胞黄疸通常<171μmol/L,阻塞性黄疸>171μmol/L。 
2.CB.STB<20%提示溶血性黄疸,20%~50%之间为肝细胞性黄疸,>50%为阻塞性黄疸。 
(二)血清氨基转移酶 即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参考值】 ALT:5~25卡门单位(比色法),5~40U/L(连续监测法)AST:8~28卡门单位(比色法),8~40U/L(连续监测法) 
【临床意义】 ALT和AST增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 
①肝胆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肝癌、脂肪肝、胆囊炎和胆管炎; 
②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 
③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 
④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后者AST升高更明显)。 
(三)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参考值】 连续监测法成人:40~110U/L,儿童:<250U/L 比色法成人:3~13金氏单位,儿童:5~28金氏单位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升高 
①肝胆疾病,主要为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 
②骨骼疾病。 
2.生理性升高 见于生长期儿童和妊娠中晚期。 
(四)γ-谷氨酰转移酶(GGT) 
【参考值】 连续监测法(37℃)男性:11~50U/L,女性:7~32U/L比色法男性:3~17U/L,女性:2~13U/L。 
【临床意义】 增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 
①胆道阻塞性疾病,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②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变 
;③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 
(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球蛋白(G)及A/G比值 
【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60~80g/L,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30g/L,A.G比值为:1.5~2.5∶1。 
自助功能
评论搜索阅读 活动队员求助
    最 新 4 条 评 论     我 来 说 上 两 句 :【查看所有评论】
关 键 字:
发布时间:
排序方式:
显示条数:
关键字模式:
搜索内容:
 
发 布 求 助 信 息 注 意 :

1.〖无需注册〗便可以在该区发表你的求助信息。

2.所有发布的求助信息会在7个工作日内审核。

3.本队提供的任何信息,均为参考意见,不负法律责任!

  发布求助信息

新活动 回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Rich Text Editor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