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医疗教学 > 教学文档 > 网络资源 >
看懂化验单(5)
来源:未知 作者:seagull8111 点击:次 时间:2013-02-24
胸腔积液和腹水均包括两种:漏出液和渗出液。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形成原因有:
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晚期肝硬化;
②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③淋巴管阻塞,如丝虫病。
渗出液系炎性积液。两者的常规、生化检查及鉴别点见表。
鉴 别 点 漏 出 液 渗 出 液
1.原因 非炎症 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
2.外观 淡黄浆液性 不定,可为黄色、脓性、血性、乳糜性 透明度 透明或微浑 大多数浑浊
3.比重 低于1.018 高于1.018
4.凝固性 不自凝 能自凝
5.粘蛋白定性试验 阴性 阳性
6.蛋白总量 常小于25g/L 常大于25g/L
7.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接近 常低于血糖
8.有核细胞计数 常小于100×106/L 常大于100×106/L 有核细胞分类 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 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慢性感染以淋巴细胞为主
9.细菌检查 无细菌发现 可找到病原菌。
1. 血糖 【正常值】3.6—6.1mmol/L 【临床意义】对于胰岛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不足或过多有鉴别意义
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2. 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值】24--32mmol/L。【临床意义】对于判断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有一定意义。
3. 尿素氮(BUN) 【正常值】2.8—8.2mmol/L。【临床意义】判定肾功能。增高可见于各种原因的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严重损害时减低。
4. 肌酐 【正常值】44---135μmol/L。 【临床意义】对急、慢性肾炎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5. 尿酸 【正常值】150--440μmol/L。【临床意义】增高:临床多见于痛风、急性及慢性肾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6. 钾 【正常值】3.5--5.1mmol/L。钠 【正常值】135--147mol/L。.氯 【正常值】95--108 mol/L。【临床意义】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7. 钙 【正常值】2.1--9mol/L。【临床意义】判定甲状旁腺机能,维生素D缺乏症,骨肿瘤,多发骨髓瘤有意义。
8. 总蛋白 【正常值】60-80 g/L。白蛋白【正常值】35--55g/L。【临床意义】可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意义。
9. 血清总胆红素 【正常值】5.5--19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
; 【正常值】1.7—6.8μmol/L。【临床意义】诊断、鉴别诊断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心血管疾病、中毒时升高
10. 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8—40U/L【临床意义】对肝胆疾病的诊断及病情变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11.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5--40 U/L【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塞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增高
12. .r--谷氨酰转移酶或转酞酶(r--GT) 【正常值】8--53 U/L。【临床意义】肝胆系统病变特别是肝癌时明显增高。
13. 肌酸磷酸激酶(CK) 【正常值】25-195U/L。【临床意义】骨胳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心肌梗塞时显著升高。
14. 乳酸脱氢酶(LDH) 【正常值】115--220 U/L。【临床意义】心、肝、肺等组织急性损害时明显增高
15. .碱性磷酸酶(AKP) 【正常值】42--140 U/L。【临床意义】阻塞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肺癌、骨肉瘤、肿瘤骨转移等明显升高。
16. 胆碱酯酶(CHE) 【正常值】4.2—12.6 ku/L。【临床意义】有机磷中毒,严重而广泛的肝实质性损害时减低。
17. 淀粉酶(AMS) 【正常值】0--103 U/L l。【临床意义】诊断胰腺炎、胰腺癌的主要指标之一。流行性腮腺炎甲期,胰腺附近的胃穿孔,也常增高。
18. 总胆固醇【正常值】2.9--6.0mmol/L。甘油三脂【正常值】29. --6.0m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脂代谢情况,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甲状腺机能减退等诊断有意义。
上一篇: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总结 下一篇:心电图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