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义工技能 > 心理学 > 自我认知 >
自我实现与完善(2)
来源:南山义工联 作者:羊羊 点击:次 时间:2007-11-29
2、必须不断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使个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
二、互动关系与利他行为
我们每一个人,从母体的子宫中脱离出来,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其实就已经和社会和他人建立了某种的关系,被赋予了社会的意义。
虽然,婴儿最初只能凭借着哭声来表示他的需要,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慢就会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穿衣吃饭,逐步形成了有关社会与事物的简单概念,同时,也按照渗透在衣食住行和周围环境中的特定文化模式来塑造自己。
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出生时的自然人、生物人不断成熟、成长为一个社会性的人,需要他人的帮助与扶持,也就必须与他人和社会建立一种互动的关系。
在这种互动关系的前提下,在日常生活和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人会表现出对别人的同情、怜悯,会产生要帮助、协助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碰到一些热心助人的人,有的人还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来换取别人的幸福。
这种行为,称为“利他行为”。是由人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所驱使,由“利他”这种崇高的动机所推动,而产生出许许多多助人为乐的动人事迹……
那么,人为什么会表现出对别人的同情、怜悯,会产生要帮助他人的行为呢?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做了大量的实验,列举了很多事例来证明,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天生本能所决定的。
许许多多平凡的人对他人的无私的帮助,为的是心里舒坦、愉快、满足,这一切虽然没有得到任何物质的报酬,但却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许,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真正的内在酬赏。
(内在酬赏—是指自我给予的强化,是一种精神上的和道德上的强化,如通过帮助他人的行为而感到自我满足、骄傲、愉快等。)
所以,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作唯一的目的,并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是受社会责任规范要求制约的,是遵从于社会责任规范而行事的。一种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应该看它是否具备下面几个特征:
1、它必须是出自自觉的愿望,具有自择权力的;
2、它必须是以利他为目的的;
3、它不应该附带外在酬赏的期望;
4、它包括利他者本身的损失成分。
三、群体与集体
我们不可能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通
过群体与社会发生关系。
群体(也称团体和社会群体)是指由于某些相同的心理与社会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活动,并且相互制约的人群。
群体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社会的细胞,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群体的管理来实现的。群体在社会关系体系和结构中是占有很特殊的地位的。
群体需要具备下面几个特征:
1、群体有共同的目标,并由各成员密切协作和配合来完成目标;
2、群体是有组织的机构,它有自己的规范,并自觉遵守;
3、群体要满足各成员的归属感;
4、群体成员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群体成员之间要有信息上的交流,特别是心理和情感上的交流。
群体的功能一是完成组织交付的基本任务;二是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
通过群体来满足的个人的需求有:
1、获得安全感。个体只有属于群体的时候,才能减少孤独的恐惧,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2、满足亲和的需求。群体中的个体可以与别人保持联系,获得友情、支持、甚至爱情等。
3、满足自我确认的需求。个人参加到群体当中,不但可以体会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而且能够确认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4、满足自尊的需求。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无论是职位上的地位还是心理上的地位(如受人欢迎、受人尊重)皆可满足其自尊的需求。
5、增加力量感。在对付外来的威胁是,群体可以增加个人的安全感和力量。
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是集体。
集体是以集体注意的精神作为团体成员的行为规范,并且以共同活动目标和任务结
合在一起的人们的群体。
集体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2、集体成员间相互友好作用和团结、民主、平等的关系。
3、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4、遵守集体规范。
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通常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出现矛盾。当自己的愿望与集体的需要发生矛盾时,应当怎样对待和处理呢?
我们应该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并尽自己的力量,为集体服务。
集体是一个整体,有统一的要求和行动,如果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做到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就会成为一盆散沙。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对集体主义的精神有着更高的要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各异,文化观念多样,道德准则不一,大家既然能够聚集在同一个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上,就要有团队精神;就要有共同体的意识;就要有抱成团的动力;不断地去增强群体和集体的凝聚力。
凝聚力强的群体和集体,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个体往往会非常自豪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这个集体里,成员们彼此信赖,相互帮助而不愿脱离这个集体。
凝聚力强的群体内的成员,愿意更多地承担群体的责任,关心群体的存在个未来的发展。我们可以根据群体成员出席群体活动的高低,来判断比较不同的凝聚力。
由于凝聚力高的群体里人际关系好,所以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就比凝聚力低的群体频繁,沟通的内容也多于凝聚力低的群体。
此外,在沟通语言上,凝聚力高的群体往往更多地使用正面的、友好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而凝聚力低的群体内部,由于人际关系不好,个体间的沟通可能火药味十足,语言多属于攻击性,哪怕是有关群体的决策大事,也会曲折表达,不愿明言。而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反过来又影响着沟通,进一步降低群体的凝聚力。
四、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里面的最高的层次。包括个人的天赋、自我潜能的极度发挥。
自我实现的含义就是设想可以实现一个人真实的自我或成功的自我。
自我实现是在任何时刻任何程度上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而绝对不是一种最终的结局状态。比如说,假如你是一个聪明的人,自我实现就是通过学习变得更聪明,就是运用你的聪明才智。自我实现并不是等于说要做一些遥不可及的事,而是说实现一个人的可能性往往需要经历勤奋和付出精力的阶段。
上一篇:谁在做义工?-精英义工时代到来 下一篇:奉献—助人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