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医疗教学 > 教学文档 > 医疗制度 >
”医生慌“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未知 作者:seagull8111 点击:次 时间:2014-08-08
导语:到杭州市属公立医院当医生,事业编制、工作稳定,照理说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今年3月起,杭州七八家市属公立医院公开招聘的不少岗位,却频频遭遇“零报考”。妇产科、肾病科及肿瘤科等热门科室,因为报名人数不足而无法开考。杭州市属医院为什么会遭遇招人荒?医生怎么就成了稀缺人才呢?
●现象
医生招聘岗位多 要求并不高
打开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共有13家医疗事业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其中包括市民熟悉的市属公立医院: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三医院、市肿瘤医院、市西溪医院、市七医院。浏览上述几家医院的招聘信息可以发现:招聘的岗位大多并不冷僻,有些还是热门科室,比如泌尿外科、心内科、肾内科、肿瘤科、眼科、血管外科等好职位。
再看岗位要求,也不是非常严格:大多数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有的要求具备医师及以上职称,具备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但也有部分岗位招聘应届毕业生。如杭州市儿童医院招聘10名儿科医生,除了专业要求“儿童学/临床医学”,以及学历要求硕士生以上外,并不需要职称或工作经验等其他条件。杭州市西溪医院招聘1名皮肤性病科医师,要求专业对口外,学历和工作经验已经适当放宽。
好岗位却频频遭遇“零报考”
不过,医院招聘的许多岗位都出现了应聘人数偏少、报考人数不足无法开考,部分岗位零报考的现象。
市西溪医院人事科一位负责人表示,医院正从专业医院往综合医院转型,许多科室要招新人。“我们是三级甲等医院,在留下地区承担的医疗任务很重。6月底公示招聘信息,到7月31日为止,普外科、心内科报名人数屈指可数,肾内科、肿瘤内科没有一人报名。”
早在今年3月底就发布招聘信息的市七医院,更是在招聘精神科医师上屡次碰壁。“招人非常难,这是老问题了。招聘7名精神科医生,到现在过去4个月了,报名人数比不上招聘人数,好长一段时间根本没人报名。”人事科科长吕雅英说。
日门诊量超过7000人次的市一医院,同样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市一医院人事科透露,最难招的是外科医生。
●调查
医生培训制度、医学生流失等是主因
曾经热门的职业,居然无人报名。记者调查发现,规范化医生培训制度、医学生流失、高风险高压力等问题,是医生招聘难的主要原因。所谓规范化医生培训制度,是指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要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招了人,当然希望立即派上用场。3年培训是不在我们自己医院进行的,简单来说,我招了应届生进来,3年内都用不了。所以,我们招聘要求取得住院医师职称。”市西溪医院人事科一位负责人表示,“这样范围就变窄了,来考的人更少了。”
大部分市属医院招聘,都会要求取得住院医师职称。但市儿童医院、市西溪医院却表示,即使提供3年培训,招人依旧很困难。
吕雅英直言,说到底,还是想穿白大褂的医学生变少了。新华社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招录的50多万名医学生中,只有1/6穿上了白大褂。浙江大学医学院学生陈玥说,同学中“弃医”的比例保守估计已超过1/3。
压力重收入低致“转行”频发
每年从医学院毕业这么多学生,省内有浙大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专业院校,为什么没有流到市属医院,医学生毕业都去了哪?他们去了药厂,去了研发机构,却不来医院。
杭州某市属医院外科一位副主任向记者透露,一天门诊要看几十个人,最多能上百,加上急诊值班轮着转,工作强度和压力完全超越极限。大医院里博士扎堆,硕士无数,其实晋升非常困难。去到药厂和研发机构,至少没有论文和临床的双重压力。
医生转行现象也较为普遍。2013年,某医学专业网站调查,11910名一线临床医生中,81.9%的人表示曾有转行想法。究其原因,约64.3%的人认为“工作负担过重,缺少休息时间”;约57.4%的人“对收入不满意”。
记者打听到,医生虽然是事业编制,但进入医院的前几年薪基本只有四五万。浙大医学院学生贺新珏表示,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已经接近30岁,前几年收入根本不够支付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而且医院晋升很难说。就算去到基层,医疗资源不好,人际关系复杂,同样不省心。还不如拿着高学历去到药厂和研发机构。
执业环境似乎“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很多医生的切身感受,工作中他们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中国医师协会曾对各层级的医师进行的执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近8成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近5成医疗工作人员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甚至不少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恐惧和不安。
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苏立忠曾坦言,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工作再辛苦也能承受。但多次伤医事件的发生,难免会感到寒心。“门诊病人等久了,会指责我看病太慢。抢救不成功,家属就会埋怨我们医术不好、不尽责。”杭州某三甲医院肝肠外科主任直言,“难做啊,我有两个成绩特别好的同学,就是因为实习期间与患者闹不愉快,最终选择转行做医药代表、考公务员。”
●医院对策
招聘工作做到“点对点服务”
门诊量还在不断上升,人手紧缺的问题到底怎么解决?各大市属医院都有自己的不同对策。
市儿童医院6月20日公示的招聘信息,截止日期为今年12月31日。医院透露,无奈之下进入常年招聘状态,只要有一个人报名,就为这个人专门准备入职考试、面试,做到“点对点服务”。
●现象
医生招聘岗位多 要求并不高
打开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共有13家医疗事业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其中包括市民熟悉的市属公立医院: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三医院、市肿瘤医院、市西溪医院、市七医院。浏览上述几家医院的招聘信息可以发现:招聘的岗位大多并不冷僻,有些还是热门科室,比如泌尿外科、心内科、肾内科、肿瘤科、眼科、血管外科等好职位。
再看岗位要求,也不是非常严格:大多数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有的要求具备医师及以上职称,具备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但也有部分岗位招聘应届毕业生。如杭州市儿童医院招聘10名儿科医生,除了专业要求“儿童学/临床医学”,以及学历要求硕士生以上外,并不需要职称或工作经验等其他条件。杭州市西溪医院招聘1名皮肤性病科医师,要求专业对口外,学历和工作经验已经适当放宽。
好岗位却频频遭遇“零报考”
不过,医院招聘的许多岗位都出现了应聘人数偏少、报考人数不足无法开考,部分岗位零报考的现象。
市西溪医院人事科一位负责人表示,医院正从专业医院往综合医院转型,许多科室要招新人。“我们是三级甲等医院,在留下地区承担的医疗任务很重。6月底公示招聘信息,到7月31日为止,普外科、心内科报名人数屈指可数,肾内科、肿瘤内科没有一人报名。”
早在今年3月底就发布招聘信息的市七医院,更是在招聘精神科医师上屡次碰壁。“招人非常难,这是老问题了。招聘7名精神科医生,到现在过去4个月了,报名人数比不上招聘人数,好长一段时间根本没人报名。”人事科科长吕雅英说。
日门诊量超过7000人次的市一医院,同样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市一医院人事科透露,最难招的是外科医生。
●调查
医生培训制度、医学生流失等是主因
曾经热门的职业,居然无人报名。记者调查发现,规范化医生培训制度、医学生流失、高风险高压力等问题,是医生招聘难的主要原因。所谓规范化医生培训制度,是指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要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招了人,当然希望立即派上用场。3年培训是不在我们自己医院进行的,简单来说,我招了应届生进来,3年内都用不了。所以,我们招聘要求取得住院医师职称。”市西溪医院人事科一位负责人表示,“这样范围就变窄了,来考的人更少了。”
大部分市属医院招聘,都会要求取得住院医师职称。但市儿童医院、市西溪医院却表示,即使提供3年培训,招人依旧很困难。
吕雅英直言,说到底,还是想穿白大褂的医学生变少了。新华社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招录的50多万名医学生中,只有1/6穿上了白大褂。浙江大学医学院学生陈玥说,同学中“弃医”的比例保守估计已超过1/3。
压力重收入低致“转行”频发
每年从医学院毕业这么多学生,省内有浙大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专业院校,为什么没有流到市属医院,医学生毕业都去了哪?他们去了药厂,去了研发机构,却不来医院。
杭州某市属医院外科一位副主任向记者透露,一天门诊要看几十个人,最多能上百,加上急诊值班轮着转,工作强度和压力完全超越极限。大医院里博士扎堆,硕士无数,其实晋升非常困难。去到药厂和研发机构,至少没有论文和临床的双重压力。
医生转行现象也较为普遍。2013年,某医学专业网站调查,11910名一线临床医生中,81.9%的人表示曾有转行想法。究其原因,约64.3%的人认为“工作负担过重,缺少休息时间”;约57.4%的人“对收入不满意”。
记者打听到,医生虽然是事业编制,但进入医院的前几年薪基本只有四五万。浙大医学院学生贺新珏表示,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已经接近30岁,前几年收入根本不够支付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而且医院晋升很难说。就算去到基层,医疗资源不好,人际关系复杂,同样不省心。还不如拿着高学历去到药厂和研发机构。
执业环境似乎“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很多医生的切身感受,工作中他们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中国医师协会曾对各层级的医师进行的执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近8成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近5成医疗工作人员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甚至不少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恐惧和不安。
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苏立忠曾坦言,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工作再辛苦也能承受。但多次伤医事件的发生,难免会感到寒心。“门诊病人等久了,会指责我看病太慢。抢救不成功,家属就会埋怨我们医术不好、不尽责。”杭州某三甲医院肝肠外科主任直言,“难做啊,我有两个成绩特别好的同学,就是因为实习期间与患者闹不愉快,最终选择转行做医药代表、考公务员。”
●医院对策
招聘工作做到“点对点服务”
门诊量还在不断上升,人手紧缺的问题到底怎么解决?各大市属医院都有自己的不同对策。
市儿童医院6月20日公示的招聘信息,截止日期为今年12月31日。医院透露,无奈之下进入常年招聘状态,只要有一个人报名,就为这个人专门准备入职考试、面试,做到“点对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