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义工技能活动游戏团队

个体空间决定组织成就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7-25

  在过去以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隐藏着一个原则性的假设:个人在组织里处于所属的被动地位,人才的个性发挥和才能展现,需要依赖组织制度或组织管理者的限制或激发。

  事实上,几乎从没人去怀疑“我必须管理你”这种假设本身是否成立?因为企业组织的理由非常充足: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有着自己特定的组织目标;每一个进入组织里的人,都需要成为承担组织目标的一份子;个体的目标或理想即使非常有价值,也必须被限制、约束或隐藏起来。因此,组织必须管理个体,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动摇的事实:他的任务是由上级分配、他的热情是由上级激发、他的成果是由上级考核,总之,他不再是一个独立性的个体、而是成为了被限制在组织内的单位人。

  然而,这仅仅是企业单方面的一面之词,事实上,从一个个体的角度来看,他会觉得企业的看法非常可笑、甚至是愚蠢:我的个性,你怎能可知?我的热情,怎能由你而激发?我的成就,怎能因你而出现?我就是我,我毫无保留的奉献我的热情、才能和智慧,只会因我的个性、爱好、理想和价值而出现,假如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企业组织就会成为我暂且安身的歇脚客栈,此时,权宜之计的打算,就使得个体仅仅奉献自己一小部分的热情和智慧,至少,不会是才能智慧的全部贡献。

  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管理情景:虽然组织里的个体对于组织目标或者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既不认同也无兴趣,但是他却不得不的违心接受;虽然他对于僵化教条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恨得牙根痒痒,但是他却只能被迫的忍受和接受,于是,个体与组织之间,就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一方面,企业以强硬的“没有任何借口”的姿态,采取了种种惩罚与奖励的制度措施,试图获得组织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员工却演绎出了种种对付企业制度或管理者的反抗方法,偷懒、逃避和消极对抗,成为了他们无师自通的拿手好戏。

  当然,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问题不在个体员工身上、而在企业组织本身,于是,企业组织开始低下了高昂的头,竭尽所能的试图照顾和满足个体的需求,甚至是有些委曲求全的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动听口号,事实上,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传统组织所能做到了极限了,但是,个体员工却依旧不买帐,甚至是将企业的低三下四看作了虚情假意。此时,企业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他们耍赖皮式的为自己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解释:任何组织制度或目标,都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具体的个体,因此,难免/必须/不得不/忽略或牺牲个体的目标或利益。

    被埋没的个体和个性

  长期以来,企业组织强制性的压迫员工个体的服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企业为此的解释是:组织目标高于个人目标。即使是最好的解释,也仅仅是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高度统一。

  对于传统企业组织压迫个体、埋没个性的状况,最胡说八道的解释或批评,莫过于所谓“人性关怀”的说法了,事实上,企业做为一个赢利性的商业组织,从来都不会从社会性的解放人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企业只会在遭遇到效益或效率无法在自身管理范围内解决时,才会向管理以外的一些学说或理论求助,从这个意义来说,将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求论,同企业所谓的“人性化”管理联系起来的说法,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事实上,在工业时代的早期,企业之所以强调指挥命令强制性的压迫个体工作,是基于当时企业效益和效率产生的需要而发生。典型的工业化时代的企业管理,无论是流水线式的流程型企业、还是单独生产的非流程型企业,它的利润的出现以及效率的发生,都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原理:生产的数量和产品的质量,是企业取得效益效率和竞争优势的制胜法宝,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生产企业“规模出效益、执行出效率”的由来。

  它直接导致了“组织压迫个体有理”的管理命题,因为在大规模、大机器的生产方式下,站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员工,即不需要个性发挥、也不需要创新能力,事实上,上一道工序的发挥和创新,将导致下一道工序的生产混乱,从这个意义来说,甚至连无私奉献都成为了多余,因此,个体只需要服从组织指挥、按部就班的工作,企业的效益和效率就会自然出现。显然,此时任何个性发挥或是创新活动,非但不具备任何贡献性的意义、反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破坏性活动。

  虽然早期工业时代“服从命令听指挥”式的管理,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但是,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种高度权力化的组织,更为糟糕的是,这种权力化组织被继承并延续了下来。事实上,传统组织管理采取了种种要求个体服从上级的制度与激励,导致了组织底层员工的顾客责任麻木由来已久,而个性与创新早就被磨平与扼杀。通常来说,一个顾客享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并非是通过企业的高层譬如董事长或总经理来感受、而总是通过譬如销售员、营业员、服务员等等企业组织里最底层的员工来感知,但是,这些直接与顾客面对面的最底层的员工,拥有什么样的责、权、利哪?事实上,他们的状况非常糟糕,他们几乎不拥有任何权力,甚至连责任都没有----责任是必须为组织外部顾客承担----他们仅仅拥有上级分配的任务,并且只对上级负责。

  事实上,改善和修正早期工业时代“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管理原则,并不是来自企业组织内部管理者的良心发现、而是来自企业外部的社会性变革,即:企业产品时代正在逐渐萎缩,顾客服务时代开始悄悄降临。

  实际上,从“产品时代”到“顾客时代”,代表着企业效益的来源与发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革,即:企业的利润来源,从组织内部生产能力转向了组织外部服务能力,这时,即使是传统的制造企业,也被迫的“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企业效益不再是来自产品本身、至少是来自于产品+服务。

  由此,个体的价值,尤其是底层员工的价值,开始逐渐的凸现出来,因为仅仅是早期“服务”概念的出现,就意味着态度、热情、个人服务技巧等等原本纯粹的个人性的所属物,开始纳入到人员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之内,这时,管理者的严厉命令与被管理者的严格执行,开始逐渐的失效,通俗的说,你可以管理一个员工是否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生产任务,但是,你却无法管理一个员工的热情和态度。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