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医疗教学教学文档医事连载

医事[二]:仅有批判是不够的(2)


来源:      作者:      点击:356次      时间:2007-03-20

这些朋友都还年轻,大病突然降临,他们需要的是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对疾病的了解,还有几个熟人,能认真仔细地给他们看病。我看着他们中有些人在屡次濒临崩溃的折磨中扛了过来,重做好汉一条。但也有一些没能扛过来,永远地离开了。
2003年是特殊的一年,我看着两个人离开了。一个是多年好友的妹妹,二十来岁的她在分娩的同时发现得了白血病。这种场景,简直布满了生命的讽刺意义。一个新生命诞生了,但孕育生命的那条生命却岌岌可危。好几次我在不同的医院走廊里看着她无助的父母,不知道从何安慰起。她的父母几乎花光此生所有的积蓄,只为了最后接受一个在开始就知道无望的结果。在她最后离开的时候,留下了只有几个月大的孩子。
另一位是香港歌星梅艳芳,用罗大佑的话说,“代表了真正香港精神的阿梅”。患上癌症的她,本来找到我们公司希望能用我们公司的研发药品。老板几次让我跟他一起去看看阿梅的情况,希望能给她最后的治疗可能。那时我对她的了解微乎其微。2002年冬天为了看一支来中国的英国乐队SUEDE一眼,稀里糊涂地花两百块买了张票,在上海大剧院看了场叫做华语榜中榜的晚会。坐下时,晚会已经开始,台上是阿梅和田震一起上台颁奖。她唱了首《长藤挂铜铃》,她周身独特的气场控制着整个舞台,她的精神气和打扮在整台晚会的脂粉气、和稀泥中,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我几乎是在知道要和她面谈时(也是她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才开始去真正了解她,买回她所有的专辑和电影,听她的歌,看她的电影,还有她传奇的人生。她的身上有一种奇特的感染力,独一无二,我的一位朋友评价说:“梅艳芳象数字中的质数,古怪,不知逢迎。对一个并不柔软的人来说,这样的女人总给我更多亲近感”。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她不同寻常的气度和风范,以强烈的方式触动了我。这种莫名其妙的触动来自心底,它提供给我另一种面对生活的独特表达方式。带着这样莫名其妙的强烈触动,我更希望自己能尽份薄力帮她面对疾病。我详细地准备了产品介绍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字字用心。但就在我感觉已经在内心很接近她而且现实里也快见面时,她最后还是把不多的时间尽可能地给了舞台,“如果现在不演,恐怕以后就没得演了”。曲终人散,她只留下大家一个背影。
人们很轻易地就把她的故事看成了悲剧收场,伴以一阵阵叹息声。让我感觉更痛心的是,这位我越来越尊敬的传奇人物,似乎也把自己的经历看成了悲剧。我多么希望人们能把她的离开理解为“有尊严的消失”、“从容的消失”,我更希望她也能把自己的离开理解为“有尊严的消失”、“从容的消失”。在得知她离去那一刻,我才深切地体会到,以自己舒服的方式面对疾病,多一份尊严多一份自由,这可能是一个病人拿出全部人生智慧来对付疾病所能完成的最好结果。
其实一个病人的最终目标,并不一定是战胜病魔。

自助功能
评论搜索阅读 活动队员求助
    最 新 4 条 评 论     我 来 说 上 两 句 :【查看所有评论】
关 键 字:
发布时间:
排序方式:
显示条数:
关键字模式:
搜索内容:
 
发 布 求 助 信 息 注 意 :

1.〖无需注册〗便可以在该区发表你的求助信息。

2.所有发布的求助信息会在7个工作日内审核。

3.本队提供的任何信息,均为参考意见,不负法律责任!

  发布求助信息

新活动 回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Rich Text Editor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