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义工技能活动游戏社工

阿德勒个案疗法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0-25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也是「个别心理学」的创始者。阿德勒曾与佛洛依德合作过十年,后因对佛氏的泛性论不能??同而拆伙,继而发展自己的人格理论。其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渐渐形成一种生活模式,根据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观目标,但每个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个人的主观目标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过程应以每个人的特殊心理经验为对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为「个别心理学」。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认为人类可以从整合与完整的观点来了解。此种看法强调人们的行为有其目的,认为我们的未来远比过去重要。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与创造者,并以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目标。我们创造自己,而不仅受到幼年经验的塑造。
  阿德勒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新进的发展有显着的相似点,而目前阿德勒学派再受到重视,不只是旧学派的复苏而已,事实上是其它治疗学派一直在想法与技术上受到阿德勒学派的影响。
生平事略
  阿德勒1870年生于维也纳,其父为犹太商人,六个兄弟中他排行第二。从小因患脊柱症(rachitis) 而身体羸弱、行动笨拙,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窒息。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两次被车撞的经验,使他十分畏惧死亡。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求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成绩极差,然因父亲不断地支持、鼓励,他终成班上数学最好的学生。1895年进入维也那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初为一眼科医师,他特别注意身体器官的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人采取行动的真正动力。
  1902年因读了佛氏「梦的解析」而深受感动,遂参加佛氏所主持的研讨会,曾在精神分析学会居重要地位。后来因「恋母情结」学说上的意见与佛氏冲突,便于1911年离开佛氏。之后组自由精神分析学家联谊会,开使走向个体心理学之路。
  1912年阿德勒发表论文「神经质性格」,推出自己的学说和主要概念,奠定个体心理学派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Adler担任奥国军队军医,战后对儿童辅导产生兴趣。1919年他建立「学校心理卫生中心」,是维也那学校制度中第一所辅导诊疗中心,从事问题儿童及其家人、学校教师的谘商工作,它相当于现在的谘商中心,由医师和教师共同参与。1924年在维也那召开第一届个体心理学大会,自此以后几乎每年一次。1926年将个体心理学介绍到美国。1927年出版「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际」(其人格学说概观的代表)及「了解人性」。1931年在维也那创办第一个个体心理学实验学校。1935年定居美国,并开业为精神科医师。1937年受聘赴欧洲讲学,由于过度劳累,心脏病突发逝于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
阿 德 勒 的 生 平 概 况 表(1870~1937)
1870年 出生于维也纳,排行第二。父母皆为犹太人。
1875年 得了严重肺癌,痊愈后决定当医生。
1895年 进入维也纳大学取得医学博士,为一眼科医生。
1902年 参加佛洛依德所主持的研讨会。
1911年 因与佛洛依德理念不合而离开佛氏。之后走向个体心理学之路。
1912年 发表论文「神经质性格」,奠定个体心理学派的基础。
1919年 建立「学校心理卫生中心」。
1924年 在维也纳召开第一届个体心理学大会。
1926年 将个体心理学介绍到美国。
1927年 出版「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务」及「了解人性」。
1931年 在维也纳创办第一个个体心理学实验学校。
1935年 定居美国,并开业为精神科医师。
1937年 心脏病突发,逝于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
理论基础
一、性格
  阿德勒将性格(character)定义为:一个人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因而显现出来的特殊作风。性格特点是一个人的整体人格(personality)在获取认同及意义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计策,其在人格中的存在就等于是生活「技巧」。性格特点并非遗传,他们好比是一种生存模式,使人能够不经过有意识的思考而过活,而在任何情况下表现其人格。
  阿德勒认为,「凸显于人格中的任何一个性格特点,一定切合每个自幼即开始成形的心理发展方向,它可能是一条直线,也可能转折及改道;若是第一种情形,小孩就会沿着直线努力去了解他的目标,并发展进取、勇敢的性格,性格发展的开端通常都有积极、前冲的特点;......若是第二种情形,我们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小孩,他知道有反对者存在,所以要小心,此时他会尝试改道(不直接接近,而是利用机巧),以达到被认同及获得一时权力的目标,他的心理发展与此改道的偏离程度有关,他是否因此变得过份小心、是否配合或逃避生活的需求,全视上述因素而定。.......两个人行为表现虽不同,目标却可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小孩和环境中的任何互动,都会反映在他的人格中;因为小孩通常没办法对外界的影响表示任何批评,所以周围的大人既不了解他们、也无法帮助他们,再加上他自身对障碍的反应,就构成他的人格。
  阿德勒对人类的分法有两种:分为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或攻击者与防卫者。他认为乐观主义者的性格发展大多是直接式,而悲观主义者则相反,是由儿时经验及印象而得到「自卑情结」的,同时,他认为睡眠也是衡量个人发展的绝佳标准,因为一个人如果睡不安稳,显然是害怕危险的发生,这种连人生自然现象(睡眠)都抱着敌视态度的人,明显就是悲观主义者。另外,他认为攻击者因为不受社会的赞同,往往会转成防卫者,这两种类型都有缺点,如攻击者凶暴、残酷,防卫者好批评、猜忌。
  阿德勒对性格有特别的看法,大致分为激进性格(攻击性性格)、非激进性格(非攻击性性格)及其它三类;一般说来,当一个人追求权力及优越的目标,以公开与他人为敌的方式呈现,连对方都可直接感受他的敌意时,就属于激进性格;相对于激进性格,非激进性格以自人群中撤退的方式,来操纵关心他的人,这种表面上不伤害别人的形式,其实同样隐藏着对人的敌意。以下大致说明这些性格。
(一)激进性格
o 虚荣(Vanity)
虚荣会引人去做一些只重外观而不重实质的无益工作及努力,使人经常想着自己,或别人对他的看法,这迟早会使人失去跟现实的接触。
虚荣最常使人去干扰别人,那些无法在自我虚荣中得到满足的人,常努力去阻止别人充份展现其生命。
新活动 回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