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疾病诊疗 > 内外妇儿 > 儿科 >
新生儿破伤风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10-01-20
一、概念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是因破伤风梭状杆菌经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感染,常在生后 7 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和牙关紧闭为特征,故有“ 脐风”、“七日风”、“锁口风”之称。我国解放前发病率、死亡率高,解放后由于无菌接生的推广和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尚未完全消灭。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破伤风梭状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和人畜粪便中。其芽孢抵抗力极强、能耐煮沸15~60分钟;需高压消毒、碘酊或双氧乙烷才能将其杀灭。
接生时用未消毒的剪刀、线绳来断脐、结扎或包裹脐端时消毒不严,使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坏死的脐残端及其覆盖物可使该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有利于该菌繁殖并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此毒素沿神经轴逆行至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也可经淋巴、血液至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苷脂结合,使后者不能释放甘氨酸等抑制性传递介质,导致肌肉痉挛。此外,毒素也可兴奋交感神经。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大多为4~8天(2~21天),发病越早,发作期越短、预后越差。起病时,咀嚼肌受累,患儿往往哭吵不安,想吃,但口张不大,吸吮困难,随后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出现苦笑面容;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强直性痉挛阵阵发作,间歇期肌强直继续存在,轻微刺激可引起痉挛发作。咽肌痉挛使唾液充满口腔;呼吸肌、喉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青紫、窒息;膀胱、直肠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渚留和便秘。患儿神志清醒、早期多不发热,以后发热因肌肉痉挛或肺部继发感染所致。
四、治疗原则
保证营养,控制痉挛,对症治疗和预防感染。
(一)控制痉挛
1.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中和未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
2.建立静脉通路 最好穿刺留置套管针,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不良刺激,保证抗生素和止痉药物顺利进入体内。严禁药液外渗尤其止痉剂如地西泮(安定),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3.环境要求 应单独放置、专人看护、房间要求避光、隔音。如条件不允许,应将患儿置于相对安静处,戴避光眼镜。禁止不必要的刺激,必要的操作最好在使用止痉剂后有条理地集中完成。
4.处理脐部 用消毒剪刀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并重新结扎,近端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2%碘配。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5.由于患儿处于骨骼肌痉挛状态,易发热、出汗,因此应适当松包降温、及时擦干汗渍、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
(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除专人守护外,应使用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
度等;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尤其是用止痉药后第1次抽搐发生时间、强度大小、抽搐发
生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抽搐发生时患儿面色、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改变。一旦发
现异常,及时处理病人、通知医生组织抢救。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1.物品准备 由于破伤风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骨骼肌痉挛,抽搐发作频繁。治疗过程中,止痉药使用剂量较大,且有些药物易在体内积蓄,引起呼吸停止,抢救不及时而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应备有足够的抢救物品如氧气、复苏囊、吸引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物。
2.及时擦去外溢分泌物,使用止痉剂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氧气吸入避免用鼻导管给氧。(鼻导管的插入和氧气直接刺激鼻粘膜可使患儿不断受到不良刺激,从而加剧骨骼肌痉挛)建议选用头罩给氧,用氧流量至少5升/分,以免流量过低而引起二氧化碳潴留。用氧浓度应结合头罩上的调节孔来调节。当病情好转,缺氧改善后应及时停止用氧,以防引起氧疗并发症。
(四)保证营养
患儿早期吞咽功能障碍,应予静脉营养以保证热能供给。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鼻
饲管喂养,根据胃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胃管喂养量。病情好转可以奶头喂养来训练患
儿吸吮力及吞咽功能,最后撤离鼻饲管。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尤其在疾病早期,患儿
往往处于禁食或鼻饲管喂养期,口唇常干裂,应涂石蜡油等保持滋润。
病例分析:
1. 早产、低出生体重;
该患儿胎龄35+2周,体重1880g,出生时可以诊断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2.出生窒息;
患儿出生时Apgar 1分钟评6分,5分钟评9分。
3.惊厥;
患儿生后第2天发现间断性抽搐,表现为四肢阵挛性抽搐,伴口周青紫,持续约1分钟,可自行缓解,反复抽搐2天,无发热,间断有呕吐奶汁。
惊厥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因为大脑皮层的异常放电,导致控制运动区域放电过程泛化,全身或者多个肌群强直或痉挛性抽动。惊厥病人必定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常见疾病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化脓性脑膜炎、婴儿痉挛症。
4.其他:
体格检查:反应稍差,哭声稍弱。前囟1.5cmX1.5cm,平软,张力不高,四肢肌张力增高;吸吮反射、拥抱反射减弱。辅助检查:头颅CT: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皮质缺氧缺血性改变。
最后诊断:根据以上特点考虑患儿惊厥为颅内因素,该患儿出生有窒息,曾经出现抽搐,肯定存在神经系统的问题。因此,目前该病人的诊断为:1.新生儿窒息;2.新生儿珠网膜下腔出血;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3.早产儿;4.低出生体重儿。需要进一部检查包括电解质如血钙、血镁、血糖等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引起惊厥,查脑电图及行腰穿检查排除其他颅内因素。
进一步治疗:1.控制惊厥;2.降低颅内压;3.止血药使用;4.脑营养药: 出血停止后,可给予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脑活素、脑复康等,惊厥控制可行高压氧治疗。5.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王斌 钱淑鸯)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是因破伤风梭状杆菌经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感染,常在生后 7 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和牙关紧闭为特征,故有“ 脐风”、“七日风”、“锁口风”之称。我国解放前发病率、死亡率高,解放后由于无菌接生的推广和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尚未完全消灭。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破伤风梭状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和人畜粪便中。其芽孢抵抗力极强、能耐煮沸15~60分钟;需高压消毒、碘酊或双氧乙烷才能将其杀灭。
接生时用未消毒的剪刀、线绳来断脐、结扎或包裹脐端时消毒不严,使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坏死的脐残端及其覆盖物可使该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有利于该菌繁殖并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此毒素沿神经轴逆行至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也可经淋巴、血液至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苷脂结合,使后者不能释放甘氨酸等抑制性传递介质,导致肌肉痉挛。此外,毒素也可兴奋交感神经。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大多为4~8天(2~21天),发病越早,发作期越短、预后越差。起病时,咀嚼肌受累,患儿往往哭吵不安,想吃,但口张不大,吸吮困难,随后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出现苦笑面容;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强直性痉挛阵阵发作,间歇期肌强直继续存在,轻微刺激可引起痉挛发作。咽肌痉挛使唾液充满口腔;呼吸肌、喉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青紫、窒息;膀胱、直肠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渚留和便秘。患儿神志清醒、早期多不发热,以后发热因肌肉痉挛或肺部继发感染所致。
四、治疗原则
保证营养,控制痉挛,对症治疗和预防感染。
(一)控制痉挛
1.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中和未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
2.建立静脉通路 最好穿刺留置套管针,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不良刺激,保证抗生素和止痉药物顺利进入体内。严禁药液外渗尤其止痉剂如地西泮(安定),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3.环境要求 应单独放置、专人看护、房间要求避光、隔音。如条件不允许,应将患儿置于相对安静处,戴避光眼镜。禁止不必要的刺激,必要的操作最好在使用止痉剂后有条理地集中完成。
4.处理脐部 用消毒剪刀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并重新结扎,近端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2%碘配。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5.由于患儿处于骨骼肌痉挛状态,易发热、出汗,因此应适当松包降温、及时擦干汗渍、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
(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除专人守护外,应使用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
度等;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尤其是用止痉药后第1次抽搐发生时间、强度大小、抽搐发
生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抽搐发生时患儿面色、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改变。一旦发
现异常,及时处理病人、通知医生组织抢救。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1.物品准备 由于破伤风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骨骼肌痉挛,抽搐发作频繁。治疗过程中,止痉药使用剂量较大,且有些药物易在体内积蓄,引起呼吸停止,抢救不及时而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应备有足够的抢救物品如氧气、复苏囊、吸引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物。
2.及时擦去外溢分泌物,使用止痉剂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氧气吸入避免用鼻导管给氧。(鼻导管的插入和氧气直接刺激鼻粘膜可使患儿不断受到不良刺激,从而加剧骨骼肌痉挛)建议选用头罩给氧,用氧流量至少5升/分,以免流量过低而引起二氧化碳潴留。用氧浓度应结合头罩上的调节孔来调节。当病情好转,缺氧改善后应及时停止用氧,以防引起氧疗并发症。
(四)保证营养
患儿早期吞咽功能障碍,应予静脉营养以保证热能供给。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鼻
饲管喂养,根据胃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胃管喂养量。病情好转可以奶头喂养来训练患
儿吸吮力及吞咽功能,最后撤离鼻饲管。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尤其在疾病早期,患儿
往往处于禁食或鼻饲管喂养期,口唇常干裂,应涂石蜡油等保持滋润。
病例分析:
1. 早产、低出生体重;
该患儿胎龄35+2周,体重1880g,出生时可以诊断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2.出生窒息;
患儿出生时Apgar 1分钟评6分,5分钟评9分。
3.惊厥;
患儿生后第2天发现间断性抽搐,表现为四肢阵挛性抽搐,伴口周青紫,持续约1分钟,可自行缓解,反复抽搐2天,无发热,间断有呕吐奶汁。
惊厥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因为大脑皮层的异常放电,导致控制运动区域放电过程泛化,全身或者多个肌群强直或痉挛性抽动。惊厥病人必定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常见疾病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化脓性脑膜炎、婴儿痉挛症。
4.其他:
体格检查:反应稍差,哭声稍弱。前囟1.5cmX1.5cm,平软,张力不高,四肢肌张力增高;吸吮反射、拥抱反射减弱。辅助检查:头颅CT: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皮质缺氧缺血性改变。
最后诊断:根据以上特点考虑患儿惊厥为颅内因素,该患儿出生有窒息,曾经出现抽搐,肯定存在神经系统的问题。因此,目前该病人的诊断为:1.新生儿窒息;2.新生儿珠网膜下腔出血;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3.早产儿;4.低出生体重儿。需要进一部检查包括电解质如血钙、血镁、血糖等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引起惊厥,查脑电图及行腰穿检查排除其他颅内因素。
进一步治疗:1.控制惊厥;2.降低颅内压;3.止血药使用;4.脑营养药: 出血停止后,可给予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脑活素、脑复康等,惊厥控制可行高压氧治疗。5.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王斌 钱淑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