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义工技能 > 活动游戏 > 社工 >
心理社会治疗法对于亲子关系辅导的运用(2)
来源:《社会工作实务》 作者:范明林 点击:次 时间:2007-11-11
母亲的关系并且很想给予改善呢!
※所谓提议就是指工作员提出某些意见,由当事人自己作出取舍的决定。举例:
案主:我平日里工作十分繁忙,每天早出晚归,早上出门
孩子还未醒来,晚上回家孩子早己睡着,所以,根本没有时间
和机会和孩子交谈,也不知道他正在想什么和做什么。这是我
十分苦恼的事情。
工作员:从你的话中我听出你很想和孩子有所沟通,既然
如此,我建议你再忙每星期也要抽出一次到二次的固定的时间
与孩子进行交流。另外,你也可以准备一本笔记本,把你要说
的话写在上面,也请孩子写上他想要说得话,以弥补你们俩面
谈机会不多的缺憾,你认为如何?
※所谓忠告就是指工作员向当事人提出指导或一些他认为当事人必须采取的行动。举例:
案主:我女儿虽然已经读大学二年级了,但她出生的时候
就患有先天的视力障碍的毛病,所以我很不放心她,在家里我
什么事情都替她做了,还经常到她的学校宿舍去看她和帮她做
许多杂事,可她就是不乐意,埋怨我多管闲事,有时候在她的
宿舍里还不给我好脸色看。
工作员:你女儿视力不好固然是一个事实,但她也己经近
二十岁了,应该学习怎样来自己照顾自己了,你刚才的话似乎
也告诉我,你女儿并不高兴让你处处替她包办,更何况你也不
能照顾女儿一辈子。所以,我认为你以后最好不要再替她包办
一切了,这样,她才有机会慢慢学习自治和独立。
※所谓坚持就是指对于较严重的事态,如离家出走、伤害别人等会引致不良后果的情况,工作员在时间急促的情境下当机立断地向当事人指出事情的严重性和提出他应该采取的行动。举例:
案主:我不喜欢我的父母对我管头管脚的,处处不让我有
自由。我已经十五岁了,他们还当我是孩子,昨天晚上还当着
其他人的面狠狠地骂了我一顿,一点不给我面子。今天我巳约
好班级里两个好朋友一走了之,走南方去打工,让他们看看我
已经长大,有能力赚钱养活自己。
工作员:我认为你这个离家出走的念头是十分危险的。你
这个年纪雇你做工是违法的,所以,是否有人雇你还是一个问
题,更何况你又没有任何的具体计划。如果你遇上坏人,后果
更加不堪设想。你应该面对现实,无论事情怎样,总会有解决
的办法,我会尽力帮助你的。
※所谓实际干预就是指如果遇到危急的情况,如面对正在受家长虐待的青少年或与父母争吵后愤怒之下准备自杀的孩子,等等,工作员立即采取的直接干涉,如把受虐待的孩子带离家庭、报警,等。采取这种方法时工作员先要考虑两个情况:
第一,工作员不是因过敏反应行事。他必须有充份的法律或人权理由支持其行动。
第二,工作员对社区资源和行动步骤有充份的把握。进行实际干预时工作员应具有坚定和仁慈的态度,以免引起当事人的恐慌。
c.探索—描述—宣泄这种非反映沟通动力实际上贯穿于整个治疗历程。除了达到情绪疏导的目标外,“探索—描述—宣泄”更有诊断的价值。因为在当事人描述和解释的时候,工作员便可以就着他谈话的内容进行较深入的探索。在这过程中,事实和感受均是了解的范围。其中感受部分包括:
※愤怒和憎恨。不少案主对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存有困难,这时候如果通过工作员接纳的态度,案主的愤怒和憎恨得以宣泄,他才会对自己的处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悲伤反应。哭泣和哀叹是对悲伤的自然反映,宣泄对患上不治之症或有亲人故世等的案主有减轻痛苦的帮助。
※内疚感。在协助案主内疚感的宣泄时,工作员的支持和反映讨论的技巧应该同时使用。前者有减低焦虑、后者有面对现实和重估感受的作用。
※焦虑。通过运用支持的技巧,工作员可以鼓励当事人的感情宣泄,继而探索其焦虑的成因。
②反映讨论:这是一个运用评语,问题和解释等技巧来反映当事人的处境和心态的过程。反映讨论包括以下三种分类:人在情境中反映,心理模式动力反映,和人格发展反映。
a.人在情境中反映
※对他人、健康及情境等的“外在反映”。不少当事人因知觉扭曲或缺乏知识而引至错误的观念。例如父母不理解青少年的反叛行为实是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他们会因为子女的衣饰言行而小题大做。事情往往会导致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员可以协助当事人自己解释各种导致其子女转变的可能或直接灌输以正确的知识纠正他们错误的思想。
※对决定、后果及变通等的反映。工作员运用引导技巧使当事人了解其行为决定是如何影响别人及他自己,也可以协助他注意一些自己忽视了的情况及产生的后果。例如对一位过于严厉的母亲,工作员可以说:小明妈妈,当你经常在别人面前指责小明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骂他不中用时,不知他有什么感受?
※对内省的反映。这是一种内在反映,既是工作员协助当事人对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
※对环境刺激的反映。就是工作员引导案主对某种行为(外在刺激)和他自己对这种行为的看法建立起关系,从而认识其反应的原因。
※对自我评估的反映。这是超我所谓“对与错”和自我形象有关的自我反映。工作员可以引用“外在现实”来纠正当事人错误的自我形象。
※对工作员与治疗的反映。不少当事人因对治疗过程不大认识而对工作员产生怀疑或误解。工作员必须向他们解释清楚治疗和专业关系的性质以便协助他们积极地参与治疗的过程。
b.心理模式动力反映
心理模式动力反映着重了解当事人内心的反应模式和倾向。个人的早年经验往往为我们营造了一些对人事的反应模式和倾向。这些下意识的反应很多时候会不利地影响我们今时今日的适应能力。如果工作员能通过某一人际事件以问题方式诱发当事人思索他对相同事件的反应模式,这种技巧对当事人了解自己的问题会有相当的帮助。举例:
工作员对一位因害怕失去儿子的爱而导致管教上出现问题
上一篇:家庭社会工作理论 下一篇:理性情绪治疗法对于单亲家庭辅导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