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义工技能 > 活动游戏 > 社工 >
学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2)
来源:《社会工作实务》 作者:范明林 点击:次 时间:2007-11-11
二、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是有机体面对情况的一种反应态度,它不仅包括人的身体反应和动作,并且包括口语说明和主观的经验。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免不了外来的消息对有机体的刺激,经过这种刺激后,即产生某种行为反应。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人总是期望一些令人满意的行为,而反对造成不适的行为,因此,行为会不断发生改变。由于“对外来刺激的反应行为是经过学习而来的”,所以,如果要去除当事人的不适当行为,应该给当事人提供一个“再学习”的机会,以修正当事人所希求且能感到满足的行为。所以,行为修正的修正对象,不仅仅是行为失调者,还包括对正常行为者欲改变其行为使之合乎环境要求的需要者。
巴浦洛夫,斯金纳和班杜拉对行为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该理论体系包括传统条件反射理论、强化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1、传统条件反射理论
在传统方法中,行为是与刺激相联系的。比如,在一个低年级班组中,每当社会工作者准备好食品和饮料,就会要求孩子们在吃点心之前先去洗手。不久以后,当社会工作者把点心放在桌上后,只要见到食品,就会刺激孩子们去洗手而不需要社会工作者的提醒。用这种方法,孩子们学习到好的习惯。
2、强化条件反射理论
这种学习方法立足于行为受行动结果的影响。如果结果是肯定的,行为就会得到巩固。另一方面,如果结果是否定的或没有到来肯定的结果,行为就会被削弱。如,如果一个学生在表现了某种行为后,从社会工作者或其他教师、同学得到肯定的反应,他或她在将来的表现同样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所以,可以用表达意见、赞同或者其他的建议或奖励正面的行为。反之,不予以鼓励,则能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
3、社会学习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行为是通过观察的过程和奖励与处罚的运用习得的。比如,如果一个学生的某种行为受到表扬,那么这个学生和其他同学就会在将来得到同样的表扬而追随这种行为。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学生的行为被忽视或者一个学生因为行为不当而受到惩罚,那么这个学生和其他同学为了避免否定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就不会仿效这种行为。
概括而言,社会学习理论展示了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个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经由观察、模仿、认同与社会增强作用而学习。学校社会工作在为学生提供专业协助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这个理论以及相应的行为改变技术来实现案主自我决定的原则,促进案主自我调适与自我增强,从而改善其社会适应不良状况。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行为治疗又称为“训练性心理治疗”,它是心理治疗方式之一,与支持性心理治疗、分析性心理治疗一起,并称为心理治疗的三大方法。它的目的不在帮助病人了解问题发生的根源和性质,而是着重在于帮助病人去改善目前的症状与行为反应。它所关心的是目前的问题,并且注重如何训练当事人。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应用学习,包括设计一个有计划性的治疗过程,制造实验性的治疗场面,去训练病人试图改变其异常情绪和行为反应。由实验心理学发展而来的有关“学习”的心理知识,认为可以影响人们学习新的反应的因素有二条,一个是行为产生的状况,另一个是行为发生的后果。因此,行为治疗的基本技巧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调节行为产生时的状况,一类是调节行为发生的后果。
行为治疗的方法根据使用的情况不同,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行为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调节行为产生时的状况为主的治疗方法,包括有:
①系统脱敏法。假如病人对某种环境产生敏感现象,而易于引起强烈反应时,可以按照“减敏感”的方法调节环境与病人的关系,以逐渐减低病人对此的敏感程度。它的要诀在于恰当的调节程度与顺序,并且以适当的量与速度,以累进的方式,调节产生行为的状况,直到达成预期的行为结果。例如,对于一个患有考试焦虑的学生,工作者在用系统脱敏法时,首先可以让当事人放松自己,然后要求当事人想象考试会在两个星期之后进行,如果当事人可以维持放松的话,继续要当事人想象考试会在一个星期之后进行,逐渐升高层次,直到对方表示焦虑时中止,并引导对方放松,放松之后再逐渐提高想象层次,也就是让其的焦虑逐渐提高层次,一直到能够想象自己坐在教室里进行考试,而不再紧张焦虑时,治疗便可以结束。
②相对压抑法。治疗者试图去训练当事人如何学习自我松弛的方法,以便相对压抑各种紧张、生气、不安等不愉快的感觉。如用肌肉放松的方法,缓解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的焦虑,让人感到松弛下来。
另一类是针对调节行为发生后果的治疗方法,包括有:
①正性增强法,也就是当一种行为反应完成的时候,马上给予一种奖励,以增强该行为之发生。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以后,马上给予口头的表扬,为了继续得到表扬,这名学生开始尝试着每次都按时完成作业。
②负性增强法,它的原则与正性增强法相同,区别在于不是给予正性奖励,而是当行为发生之时,有痛苦的存在,在行为发生之后,马上给予它减少原来的痛苦,既等于给予“负性奖励”。例如,以往女儿每次很晚回家的时候,母亲都会抱怨和责骂女儿。现在,当女儿按时回家的时候,母亲不再抱怨和责骂女儿,减少女儿的抵抗心理。
③条件嫌恶法(处罚法),就是用惩罚的方法来帮助病人去除一些症状和不正常的行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为了避免孩子吮吸指头,家人会在孩子的指头上涂上辣椒油,孩子吮吸指头时,辣椒的刺激会产生辣的不舒服感觉,久而久之,即使不在孩子的指头上涂辣椒油,孩子也不会吮吸指头了。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惩罚的原则过轻时,起不到实际的效果;而惩罚的原则过重,又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尺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④消除或消弱法,当病人每次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不给予任何奖励,消除其不良行为的再次出现。
⑤负性练习法,让行为者拼命去做想除去的异常行为,练习的结果,当事人无形中会对他的这种异常行为产生反感,结果就不再表现出这种异常行为。
一般而言,行为修正包括十二个步骤:
a.列出问题范围,目的在于帮助当事人与工作者对现有的问题获得一个概念。只有清楚问题的范围,才能为如何解决问题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