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医疗教学教学文档医事连载

医事[十六]:聪明病人是沟通高手(2)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3-20


这两个人显然都在自说自话,结果两个人都很懊恼。



如果换成两个知道点沟通技巧的人,情景会变成:

病人说:“我在单位体检时查出有早博,去了好几家医院,做了好几本的心电图,就是治不了根。”

医生问:“我能理解你的苦恼。你这种情况不少见,你查出有其他心脏病吗?”

病人说:“没有。有没有其他心脏病和早博有什么关系?”

医生说:“是这样的,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早博一般没什么事,又叫良性早博。良性早博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需用抗心律失常的药。有时候,过度治疗反而会产生医源性症状,让你焦虑。用药越积极,精神压力更重,症状反而越明显。”

病人说:“但我还是很担心。不吃药能自己消了?”

医生说:“你知不知道?美国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的意外死亡大大超过其民航空难与战争中死亡人数的总和。从今天开始,不妨把你关心早博的精力放在其他更有意思的事上。正常生活、正常工作,每年来复查一次。”

病人的疑虑被打消了,医生也让病人理解了不用药的意义。可惜的是,这一幕多是理想境界,医生在拥挤的门诊哪有这么充裕的时间给一个没什么事的病人解释这么多,我们的病人又哪有这么积极的态度努力去强势地要求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在西单的一家医院走廊里看到这么一条标语:“换位思考——假如我是患者。”心想总算有家医院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同理心对医生有多重要。但去他们的门诊和病房看看,不谙沟通技巧的场景时有发生,当场吵起来的也不在少数。

在医生和病人的关系里,似乎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沟通的难题和困境。这是因为我们都缺少有效沟通的常识——首先去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真正做到“知彼解己”。医生和病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沟通对自己有多重要,他们大多可能也象刚进公司的我一样,没听说过史蒂芬·柯维的“知彼解己”,那些沟通的障碍和难题如山堆积,年复一年。

在这点上,心理专家似乎做得要远比临床医生出色。我曾经开玩笑问过一个做心理咨询多年的朋友,你说为什么电影里、小说里的心理医生往往最后自己也疯了?

我的上司,这位上世纪80年代的文青,不忘先针砭一下时弊,“中国目前80%的心理咨询师,都不能算师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医生。”他随后转入正题,说:“真正的心理医生在咨询时,最重要的是同理心,你要先理解病人的苦恼,然后才能让病人理解你给支的招。这种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很重要。但心理医生的同理心职业要求,容易使他经常进入精神病患者的语境。所以,一个心理医生,也不能玩命看病人,一个星期看十个就不错了。除此之外,他还需要一些工具来纠正自己,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否则就象你说的,自己也疯了。”
新活动 回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