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疾病诊疗 > 内外妇儿 > 儿科 >
心包炎(Pericarditis)(3)
来源: 作者: 点击:195次 时间:2010-02-03
治疗
治疗原则为;治疗原发病,改善症状,解除循环障碍。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吸氧,胸痛明显者可给予镇痛剂,必要时可使用可待因或杜冷丁。加强支持疗法。
二、病因治疗 结核性心包炎给予抗痨治疗,用药方法及疗程与结核性胸膜炎相同,也可加用强的松每日15-30mg,以促进渗液的吸收减少粘连。风湿性者应加强抗风湿治疗。非特异性心包炎,一般对症治疗,症状较重者可考虑给予皮质激素治疗,化脓性心包炎除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外,在治疗过程中应反复抽脓,或通过套管针向心包腔内安置细塑料导管引流,必要时还可向心包腔内注入抗菌药物。如疗效不佳,仍应尽早施行心包腔切开引流术,及时控制感染,防止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尿毒症性心包炎则应加强透析疗法或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同时可服用消炎痛25-50mg,每日2-3次,放射损伤性心包炎可给予强的松10mg口服,每日3-4次,停药前应逐渐减量,以防复发。表14-2。
表14-2 渗出性心包炎与心脏增大的鉴别
|
渗出性心包炎 |
心脏增大 |
心尖搏动 |
位于心浊音界内或不明显 |
与心浊音界左缘一致 |
心浊音界 |
随体位变化移动浊音 |
不随体位变化 |
心音 |
低而遥远,除风湿性者可伴有杂音外,一般无杂音 |
心音常清晰,常伴有杂音 |
奇脉 |
有 |
无 |
X线检查 |
心影呈三角形或烧瓶形肺野清晰 |
心影呈球形或靴形,肺野淤血 |
心电图 |
低电压,多导联T波倒置或平坦 |
有心室肥厚的图形 |
超声心动图 |
心脏外周有液暗区 |
显示房室扩大或肥厚 |
收缩时间间期 |
正常 |
异常 |
三、解除心包填塞 大量渗液或有心包填塞症状者,可施行心包穿刺术抽搐液减压。穿刺前应先作超声波检查,了解进针途径及刺入心包处的积液层厚度,穿刺部位有:①常于左第五肋间,心浊音界内侧约1-2厘米处,(或在尖搏动以外1-2cm处进针)穿刺针应向内、向后推进,指向脊柱,病人取坐位;②或于胸骨剑突与左肋缘形成的角度处刺入,针尖向上、略向后,紧贴胸骨后推进,病人取半坐位;③对疑有右侧或后侧包裹性积液者,可考虑选用右第4肋间胸骨缘处垂直刺入或于右背部第7或8肋间肩胛中线处穿刺,为避免刺入心肌,穿刺时可将心电图机的胸前导联连接在穿刺针上。在心电图示波器及心脏B超监测下穿刺,如针尖触及心室肌则ST段抬高但必须严密检查绝缘是否可靠,以免病人触电,另有使用“有孔超声探头”,穿刺针经由探头孔刺入,在超声波监测下进行穿刺、可观察穿刺针尖在积液腔中的位置以及移动情况,使用完全可靠。
预后
风湿性及非特异性心包炎很少引起心包填塞及缩窄性心包炎,结核性、化脓性以及放射损伤性心包炎较易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故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防止发展。
亚急性渗液缩窄性心包炎(Subacute effusive-constrictive pericanditis)
亚急性渗液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包脏层缩窄同时伴有多量心包渗液的一种特殊类型病变。可由结核、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心包炎、外伤、放射、类风湿性关节炎、尿毒症、硬皮病等引起。部分原因不明。临床表现兼有心包填塞和缩窄的表现,奇脉较缩窄性心包炎为多见。X线示心影明显扩大,很少见到心包钙化影。心包内注射气体后造影见有心包壁层增厚,心影正常或缩小。心电图示QRS波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心包穿刺放液后,中心静脉压及右心房压仍保持在原有的高水平,右心房压力曲线中X倾斜明显或Y倾斜相等,当心包放液后,Y倾斜加深。本病常于一年内进展为缩窄性心包炎。用激素和心包穿刺治疗虽能取得暂时疗效,但不能防止其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故治疗主要依靠心包剥离术。
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