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GZ医疗队 > 疾病诊疗 > 内外妇儿 > 儿科 >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2)
来源:求医网 作者:求医网 点击:次 时间:2008-02-22
6.血管扩张剂 血管扩张剂可改善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增加心搏量,其主要原理是扩张动脉阻力血管及静脉容量血管,减轻心脏的负荷,以减轻后负荷为主。血管扩张剂可分三类:①扩张静脉容量血管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册梨醇,使升高的左室舒张末期压降低,减轻肺瘀血;②扩张小动脉如酚妥拉明、肼苯达嗪,使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从而增加心输出量;③扩张小动脉及静脉,具有联合作用,使肺淤血减轻,心输出量增加,如硝普钠及哌唑嗪(prazosin)。由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轻,提高心搏量,减少肺充血,改善心肌能量的消耗和心肌的电稳定性,以致减少室性过速性心律紊乱。在使用血管扩张剂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有条件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则更为理想。血压变化与药物种类、剂量、给药速度及病情基础有关。应避免使血压明显下降而加重心肌缺氧。一般以收缩期血压下降1.33kPa(10mmHg)左右为宜。扩血管药物只有在不太影响动脉血压的情况下,才能收到改善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效果。治疗前血压偏低者不是应用血管扩张药物的禁忌,当血液动力学改善之后,心搏量增加,血压反而可能回升。应用血管扩张药物时,心率一般变化不大,应先从小剂量、低速率开始,效果不明显时,再逐渐加量,常用的血管扩张药物有:
(1)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选择性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小动脉和小静脉壁的张力降低,对前者作用较强,从而减轻前后负荷。作用快,作用时间短,故需静滴给药。一般用量为0.25~8μg/(kg·min),可以0.25μg/(kg·min)开始,逐渐增加用量,至平均动脉压下降0.667~1.333kPa(5~10mmHg)或临床症状改善,一般为2.5μg/(kg·min)。停药时,也应逐渐减量,或口服哌唑嗪以维持疗效。滴注硝普钠可产生氰化物,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产生毒性反应。凡用药超过72小时以上者,应检测血液硫氰酸盐值,达5~10mg/dl即可出现毒性反应:恶心、呕吐、乏力,血浓度更高高时发生定向力障碍,精神症状,木僵甚致抽风。硝普钠遇光降解,用时应避光,随配随用。
(2)酚妥拉明(苄胺唑啉,phentolamine,regitine):为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主要扩张小动脉,减轻后负荷,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周围血容量,对静脉容量血管作用较小。此外,还有正性肌力及变时性作用,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宜静滴给药,静注15分钟后作用消失。一般可用5~10mg加入100~200ml葡萄糖液内静脉点滴,从每分钟10滴开始或用0.1~0.3mg/(kg·次),溶于20ml葡萄糖液内,于10~15分钟缓慢静脉注射,年长儿1次量不应超过10mg,必要时可每隔0.5~1小时重复1次,或1~2μg/(kg·min)静滴。对重症左心衰竭、肺水肿疗效好。此药缺点是易致心率加快,突然出现低血压,亦可致心律失常,用时应密切观察。
(3)哌唑嗪(prazasin):为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使小动脉及静脉扩张,可减轻心脏负荷,以减轻后负荷为主。口服后作用可持续4~6小时,用量首剂5μg/(kg·次),每6小时1次。副作用有头晕、疲乏、无力、心慌、头痛等,病人服用首剂时,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以后服用首剂时,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以后服用则无此反应。有人报告应用静滴硝普钠治疗6例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经用常规洋地黄利尿剂无效的患者,其原发心脏病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及充血性心肌病,其中4例经静脉滴硝普钠症状改善,停用硝普钠后,除每日用洋地黄及利尿剂外,仍继续用口服哌唑嗪维持治疗,均获不同程度好转,心衰控制,心胸比例缩小。
其他血管扩张药尚有硝酸甘油、二硝酸异山梨醇酯、肼苯哒嗪、苯苄胺等,在儿科临床尚属于试验阶段。
(4)血管扩张剂与儿茶酚胺类药物的联合使用:有的作者报告将血管扩张剂与儿茶酚胺类药物联合应用,如硝普钠与多巴胺或硝普钠与肾上腺素并用,有时取得的效果比单用其中一种药物好。特别是对心力衰竭伴有低血压者更为适宜。小剂量多巴胺可以增加心搏量,避免血压过分下降。
据报告应用硝普钠1.5~10.8μg/(kg·min)与肾上腺素〔0.15~0.45μg/(kg·min)〕联合治疗心内直视手术后低排量心力衰竭患儿13例,获得明显效果。单用硝普钠治疗时心脏指数虽稍有增加,但未超过2L/(min·m2),加用肾上腺素后,心脏指数均上升,全部超过2L/(min·m2)。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chengren患者,应用硝普钠(40~100μg/min)和多巴胺〔5~7μg/(kg·min)〕也获得左心功能的改善,较单用硝普钠或单用多巴胺所获得的效果显著。扩血管疗法主要用于强心、利尿等疗效不著的较顽固的心力衰竭患者。
7.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 其治疗心衰的主要机制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代偿作用。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的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从而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后负荷降低;再则醛固酮生成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前负荷降低,心功能得到改善。另外,血管紧张素转移抑制剂尚有一些非血管紧张素依赖作用:①影响激肽彩放酶激肽系统,使缓激肽不平升高。缓激肽有扩张血管作用,尤其在肾脏局部作用更明显。②便前列腺素合成增加,血管扩张,肾功能改善,利尿加强,导致前负荷下降,左室充盈压降低。③减弱交换感神经兴奋怀,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使血管收缩作用减弱。④抑制血管加压素的作用。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衰已取得显著效果。常用制剂用:
(1)卡托普利(captopril):又称开搏通、巯甲丙脯酸。口服65%~75%经胃肠道吸收,1小时后血浓度达峰值,血浆半衰期1.9±0.5小时,8小时后血中已检测不出,经肾排泄。每日应服药3~4次。尿毒症者血浆半衰期延长。与地高辛合用可使后者血浓度提高10%左右,但地高辛毒性作用并未增加。用于治疗心衰时,体内钾总含量及血清钾浓度增加,故应少补钾盐,并慎用贮钾利尿剂。
应用卡托普利后,近期血流动力学效应:体循环和肺循环阻力下降;肺毛细血管楔压下降;心脏指数、每搏指数均有增加;心肌氧耗减少,改善氧的供需比率。病人气急、乏力等症状减轻,心功能改善Ⅰ~Ⅱ级,活动耐力增加,尿量增多,并减少心衰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这可能与纠正低钾及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有关。无期效应:仍维持近期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改善,心功能更加好转,心胸比例缩小。
口服用量新生儿每次0.1mg/kg开始,日2~3次,然后逐渐增加至1mg/(kg·d)。婴儿及学龄前儿童0.5~5mg/(kg·d),分3次服。青少年每次6.25~50mg,日2~3次。开始量宜小,并应监测血压,以后渐加量,大多数患者能耐受,副作用较少见。副作用有低血压、粒细胞减少、味觉异常、口腔溃疡、皮疹、发热、蛋白尿及肾功能损伤。原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易发生严重心动过缓。
(2)依那普利(enalapril):又称乙丙脯氨酸。与卡托普利比较有以下不同点:①起效时间慢,口服后4小时达峰值,半衰期长约33小时,每日服药1~2次即可。②用药后血压下降较明显,应监测血压,而其他副作用较少。
口服开始剂量每日0.1mg/kg,分2次,逐渐增至0.5mg/(kg·d)。曾报道依那普利治疗严重心衰婴儿8例,年龄4天~12周,其中左向右分流为主的心肌炎各1例。经治疗2周后,除心骨炎1例外,余7例心衰均明显好转,低钠血症恢复,血尿素下降。首剂用药后血压下降均<1.3kPa(10mmHg)。平均剂量为0.26mg/(kg·d)〔0.12~0.43mg/(kg·d)〕。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可与地高辛,利尿剂联合应用。临床用于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变和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均有效。与一般血管扩张剂比较有以下优点:①疗效持久。②不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③不增强交感神经活性。④不引起水钠潴留。⑤改善心肌代谢,并可使肥厚的心肌回缩。因此,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8.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的治疗
①采用迅速作用的强心甙如地高辛、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静脉注射,以增强心脏收缩力,增加心搏量,同时用强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促进钠及水的排泄,消除肺水肿。
②给氧,如病儿有泡沫状痰液,可使氧通过含有乙醇的雾化器,口罩给氧者乙醇浓度为30%~40%,鼻管给氧者乙醇浓度为使泡沫破裂,增加气体与肺泡壁的接触面,改善气体交换。必要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或面套加压呼吸,使肺泡内压力升高,超过肺毛细血管压以减轻肺水肿。~~~
③用吗啡或其它镇静剂解除烦躁不安,休克、昏迷及呼吸衰竭者忌用。
④减少肺循环血量,病儿取坐位或半位坐,下肢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还可采用止血带束缚四肢,止血带压力以低于动脉舒张压之间,每15分钟轮流将一肢体的止血带放松。
⑤静脉滴入血管扩张剂或血管扩张剂与正性血管收缩的药物联合应用。
9.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心室舒缓性及顺应性下降,舒张期心室充盈障碍,可导致心衰。如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均不宜用传统治疗心衰的正性肌力药物。肥厚性心肌病可用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前者如心得安2~4mg/(kg·d),分3次。后者如异搏停3~6mg/(kg·d),分3次,或稍苯吡啶、硫氮酮等。均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限制型心肌病主要用利尿剂等对症治疗。
10.其他药物治疗
⑴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强心、抗醛固酮、对抗抗剂尿素的作用,直接作用于肾脏抑制钠离子回吸收,对急性左心衰竭及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有肯定疗效。采用静脉给药,氢化可的松5~10mg/(kg·d),溶于5%葡萄糖液缓慢静滴,短期应用,心衰控制即应停药。
⑵极化液及能量全剂:极化液(10%葡萄糖10ml中,加10%氯化力争上游3ml和普通胰岛素4U)及能量保剂(辅酶A50mg、三磷酸腺苷20mg和细胞色素X30mg)可改善心肌代谢,作为辅助治疗。近年应用辅酶Q10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一定效果。
11.病因治疗 控制心力衰竭的同时,必须进行病因治疗。例如急性风湿热需用抗风湿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阿司匹林。部分先天性心脏开门见山可施行手术。高原性心脏病病程迁延者,经过治疗使病情稳定后应及早转往平原地区。侵略或缺乏维生素B1时,应输血或供应大量的维生素B1。
心脏功能的减弱,可由于原发性心肌病变如心肌炎或心肌病,或其他心肌代谢营养障碍等,使心肌无力承担正常的负荷;也可能是继发于心脏容量或压力负荷过重,如先天性间隔缺损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产生血液分流或反流,增加心室容量负荷;或如肺动脉瓣或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等,使心室压力负荷过大;或两者兼而有之。
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胎儿期即可发生,婴儿期儿童期多见。婴儿期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常见有室间隔缺损、完全性大血管转位、主动脉缩窄及动脉导管未闭及心内膜垫缺损。出生后即发生心力衰竭者以左室发育不良综合征、完全性在动脉转位最常见。以上病因所引起的心力衰竭多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重症肺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婴儿期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近年川崎病发病数增多,为婴幼儿心力衰竭病因之一。4岁以后儿童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主要为风湿热及心肌病:①急性心肌炎或心脏炎;②遗留的慢性瓣膜病。在小儿时期以前者为主。
心肌炎如病毒性心肌炎、白喉性心肌炎及急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感染性心肌炎常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贫血及维生素B1缺乏症等疾病,因影响心肌功能,可引起心力衰竭。克山病为我国地方性心肌病,可于儿童期发病,2岁以前很少见,为流行地区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
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多见于海拔3000m及以上的高原地区,初步认为高原慢性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症是本病的发病原因。
其他少见的病因如感染性心骨膜炎、肺原性心脏病、维生素B1缺乏症、心型糖原累积病及高血压等。静脉输液量过多或速度动之以情,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尤其在营养不良的婴儿。
急性心包炎、心包只液及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均可引起静脉回流受阻,发生静脉瘀积,心室舒张期充盈不足、心搏出量下降,发生心包堵塞症,症状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相似,但其病理生理改变及治疗方法均不同,故不属于真正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脏病变可以立即引起心力衰竭,但慢性心脏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有诱因,常见诱因有:①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常因并发肺炎而诱发心力衰竭;风湿热为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的主要诱因。②过度劳累及情绪激动。③贫血及营养不良可加重心脏负担及损害心肌。④心律失常,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为常见。⑤钠摄入量过多。⑥停用洋地黄过早或洋地黄过量。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常可因停服洋地黄而诱发心力衰竭复发。洋地黄过量所致的毒性反应常可引起难治性心力衰竭。⑦应用抑制心脏药物如心得安等,常可减弱交感神经加强心肌收缩功能的作用,诱发心力衰竭。
1.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功能变化很大,静息状态心输出量和心室做功处于基础水平,不同程度的体力活动使机体需要氧量增加,对心脏提出不同程度的供血需求。
⑴心功能或心输出量的调节:主要与下列五个基本因素有关:
1)前负荷:又称容量负荷,系指心脏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回心血量或心室舒张末期的血容量及其所产生的压力。根据Frank-Starling定律在一定限度内,随着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和压力的增加,心输出量也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量与循环血量、静脉回心血量及心室顺应性有关。前负荷可用心室舒张末期压力表示。
2)后负荷:又称压力负荷,系指心室开始收缩后所承受的负荷。可由心室射血时的收缩压或主动脉压表示。它主要决定于周围循环的阻力,后者又主要决定于小动脉的舒、缩程度。根据下列公式。
心脏输出量∝(血压/周围循环阻力)
血压恒定时,周围阻力增加使心输出量下降;反之,如在血管扩张剂的作用下,周围循环阻力减低,心输出量相应增加。
3)心肌收缩力:指与心脏前、后负荷无关的心室收缩能力,与心肌细胞内的Ca++离子浓度、收缩蛋白及能量的转换有关。主要受交感神经调节。
4)心率:心输出量(L/min)=心搏量(L/次)×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但心室舒张期随心率增加而缩短。当心率超过150次/min时,则心室舒张期过短,充盈量过低,致心搏量下降,心输出量反而减少。心率显著过缓,低于40次/min时,虽心搏量增多,但心输出量降低。
5)心室收缩的协调性:心室收缩时室壁运动协调也是维持正常心输出量重要因素之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时,可出现心肌局部运动减弱或消失,运动不同步甚至形成矛盾运动,使心室收缩失去出协调性,导致心输出量下降。
上述因素中前三者的调节作用更为重要。虽然心室收缩能减低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但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心力衰竭并不少见,应予重视。
⑵心力衰竭时血液动力学指标的改变:
1)心脏指数:即心输出量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正常值为3.5~5.5L/(min·m2),心衰时降低。
2)血压:心衰时心搏量降低,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可维持正常。
3)中心静脉压:正常值0.59~1.18kPa(6~12cmH2O)。反映右室舒张末期压,右心衰竭时超过1.18kPa,出现体循环瘀血。
4)肺毛细血管楔压:正常值为0.8~1.6kPa(6~12mmHg)。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压,是左心衰竭的最早血液动力学改变。达2。0~2.67kPa(15~20mmHg)时,心脏处于最佳充盈状态,心输出量增加到最大限度;超过2.67kPa(20mmHg),出现肺瘀血和左心衰竭。
2.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生化改变 心脏在搏动的过程中既产生力,又消耗能。心肌的收缩与舒张,是由心肌的基本功能单位肌节中所含的收缩蛋白在钙离子的参与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肌节中含的收缩蛋白在钙离子的参与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肌节中含有肌凝蛋白(myocin)和肌纤蛋白(actin)两种收缩蛋白;还有原肌凝蛋白(tropomycin)和向宁蛋白(troponin)两种调节蛋白,连有横桥,具有ATP酶活力,能催化ATP分解。肌纤蛋白存在于细肌丝中,无独自收缩能力,无ATP酶活力,它有接受部位,可与横桥起反应。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相互交叉排列。在心肌舒张时,原肌凝白之间,阻断肌凝蛋白横桥与肌纤蛋白的接受部位发生结合。当肌浆中Ca++达到一下浓度,Ca++从肌浆释放至向宁蛋白,与原肌凝蛋白结合成Ca++-向宁蛋白-原肌凝蛋白复合体,于是原肌凝蛋白紧张收缩,使肌纤蛋白的接受部位暴露出来与肌凝蛋白的横桥结合,形成肌纤凝蛋白复合物,此时肌凝蛋白上的ATP酶被激活,促使ATP分解,提供能量,引起心肌收缩。Ca++-向宁蛋白-原肌凝蛋白复合体越多,心肌收缩力越大。
心衰时,心肌纤维内钙代谢异常,虽然细胞内总钙不少,但大量Ca++移至线粒体中,肌浆网中Ca++减少,心衰越重,线粒体的Ca++含量越多。由于线粒体结合Ca++的亲和力比肌浆网强,在细胞受激动时释放Ca++速度减慢、减少,使心肌除极时供应收缩蛋白的Ca++显著减少,而抑制心肌收缩。
心衰时心肌内ATP酶活性降低,影响化学能的转换,使ATP分解和能量产生受限,而使反应速度减慢,影响心肌收缩力。心肌儿茶酚胺的耗竭,使ATP转化为cAMP的仙化作用不足,cAMP可使Ca++从钙池中释出,cAMP减少,抑制Ca++的游离,更抑制了心肌收缩。
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代偿机理 心力衰竭的各种代偿机理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心脏前、后钠荷及心肌收缩力,以调节心输出量,其最终目的是使心输出量大静息状态下能维持或接近正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心衰血液动力学有益,但过度代偿则有害。心力衰竭的主要代偿机理为:
(1)心室扩大:心肌受累后,在容量呀压力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心室扩大以维持心搏量的最初的代偿机理,按Frank-Starling原理,在一定限度内,心脏舒张期容量越大,心肌收缩力也越大,心搏量增加,从而维持心排量和回心血量有之间的平衡。然而,这种代偿机理的作用是有限的,当舒张末期容量明显增加时,心搏量反而减少。
(2)心室肥厚: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单位以增加心肌的收缩力,从而提高心搏量。但心肌肥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