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医疗教学教学文档网络资源

常见普外科手术中的失误及处理(3)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10-04-24


上消化道大出血探查术的失误及处理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以大呕血或排大量柏油样便为主要症状的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如不及时控制,将导致出血性休克,以致死亡。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胃十二指肠溃疡;门静脉高压症;急性胃粘膜损害;肝内局限性感染、肝肿瘤和外伤等所致。当有典型病史,明显症状与体征或者术前已作肯定病灶定位检查时,不难诊断。但有因事前无典型症状和体征,出血又很突然,或因其他罕见原因所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前诊断不明确,需要进行剖腹探查。此类探查涉及到诊断、病灶处理、手术方式选择第一系列问题,常易发生一些失误,就临床上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手术探查时机的选择
手术指征与手术时机要根据病人的年龄、病程、肝肾功能、诊断、出血状态等具体情况作综合分析后才能做出决定。
一般而论,在急诊状态时做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择期手术高得多,而且术前诊断不明确的病例,探查时有时也难以明确诊断,术后并未能控制出血。所以做出具体决定前务必认真讨论。据统计,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中,急诊分流手术的死亡率高达30%左右,而择期手术的死亡率一般在5%以内。对溃疡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一般也应先进行内科治疗,急诊做胃大部分切除术有较高的手术死亡率和相当数目的手术后复发出血病例。
尽管近代自从采用纤维内窥镜及血管造影术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有所提高,但在手术剖腹探查中即使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也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屡见不鲜,直至尸检尚不能明确出血部位者,仍有5.3~7.0%。
因此,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是减少手术失误的关键,根据一般经验,以下情况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剖腹探查:
1.8小时内快速输血600~800毫升而循环状态仍不稳定者。
2.血压稳定后又突然发生出血者。
3.循环红细胞量减少到正常值的40%以下者。
4.年龄在50岁以上伴有动脉硬化,经24小时治疗后出血仍不止者。
二、术中诊断性探查的失误
上消化道出血剖腹探查的第一步是寻找病灶和出血部位,明确诊断,这是进行手术治疗的关键。在探查中常由于下述原因而发生判断上的错误。
(一)探查遗漏
探查要求有次序、细致、耐心,越遇到困难情况越要镇定,以使不遗漏病变。常有些临床医生在探查时不注意有系统、有次序地全面探查,仅凭片面倾向性意见探查常易发生遗漏。
1.胃探查易发生的遗漏及处理。
胃溃疡好发部位在胃小弯,而容易疏忽的溃疡是在胃后壁、贲门和胃底部。探查时必须从胃幽门部沿胃大小弯向贲门探查有无溃疡,必要时应该进入小网膜囊,用手探查胃后壁。这样也可以发现胃癌而引起的大出血。
上述检查均为阴性时,则应切开胃前壁探查胃内,可在胃大弯与胃小弯之间,血管较少的部位,纵形切开胃窦前壁,切口不宜过小,可长达10厘米,以便在直视下检查胃内壁的所有部位。胃内探查不仅可以探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肿瘤,还有利于对门静脉高压和出血性胃炎的诊断。如果探查时出血来自贲门或幽门,以便进一步向上或向下检查出血所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见血液自贲门不断流入胃内,并可见贲门处粘膜下曲张静脉。同时应注意贲门部出血有无呕吐性裂伤、溃疡或肿瘤,手指由贲门伸入食管下端检查,可以得到一些线索。除溃疡外,出血病变还有出血性胃炎、应激性溃疡、动脉硬化引起小动脉破裂出血。出血性胃炎有粘膜炎症及多处渗血;应激性溃疡为多发性表浅溃疡,有多处出血;动脉硬化引起小动脉破裂常是正常胃粘膜中有一个小出血点,为动脉性出血。
食管下端及胃内未发现问题时,可通过幽门检查十二指肠内有无病变,用手指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内,再用一指在外作对合检查。也可用一橡皮导尿管通过幽门插入十二指肠内,吸尽积血,然后逐段抽吸以检查出血部位。部位明确后再切开十二指肠前壁寻找出血病变。
2.十二指肠的探查遗漏及处理。
十二指肠溃疡除常见于十二指肠球部外,其他部位也偶有发生。除溃疡外,十二指肠肿瘤或憩室也可以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因此在必要时应探查全部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降部外侧切开腹膜,即能深入到降部后部;通过切开横结肠系膜根部右侧,可以显露十二指肠水平部;沿水平部下缘深入即可到达水平部后部。这样便可以扪清十二指肠一、二、三段。避免发生病灶的遗漏。
3.胆道出血的遗漏。
来至肝内外胆道的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以往因对此症的认识不足,诊断常有错误。曾有这样一个病例,上消化道大出血行剖腹探查时,发现有肝硬化、脾肿大、食道静脉曲张,经手术治疗后,消化道出血仍未停止,被迫再次手术探查,结果发现肝脏在肝硬变基础上发生恶变而发生胆道出血。
胆道出血的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在探查时疏忽也极易造成漏诊。
(二)出血原因的诊断失误
1.多元性疾病所致探查失误。
探查中寻找病灶与寻找出血部位有时是不一致的。如有一门静脉高压病人,上消化道大出血行剖腹探查时,发现明显的肝硬化、脾肿大,食道静脉曲张;术中进行了脾切除+门腔分流术,但术后出血仍未控制,再次手术发现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据临床统计溃疡病与肝硬化并存率高达29.3%。可能由于肝功能减退或门静脉分流术后,门静脉血流内的某些促分泌物质不能灭活,从而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而发生溃疡;也可能与门静脉系统慢性静脉瘀血造成缺氧有关。有些报道,食道静脉曲张者有30~40%上消化道大出血是由于溃疡、出血性胃炎等所引起的。
2.几种少见原因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一旦探查阴性时,几种少见原因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也应该想到和进行必要的探查。如胰源性溃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上段空肠血管瘤、胃肠道动静脉畸形等。曾有一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剖腹探查时未发现明显病灶,作了盲目性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仍不能控制出血。再次手术探查发现为空肠上升血管瘤。
3.急性胃粘膜损害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病率升高;这类病变的发病率由原来不到5%上升到22~31%。这主要是由于对出血病因的研究进展和广泛开展急诊内窥镜检查等手段的发展,现已知许多因素如药物(水杨酸类、解热镇痛剂、金霉素、溴、碘剂、洋地黄)、胆道感染、肿瘤、创伤以及肝、脑等病变均能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急性胃粘膜损害而发生出血。由于病变限于胃粘膜而术前不少的外科医生还不习惯于应用急诊内窥镜检查,术中如不打开胃腔是难以探查到病灶的。目前仍有不少探查遗漏的报告。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注意。
新活动 回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