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1076303号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 www.gzyld.org.cn
加入医疗队
加入志愿者

位置:GZ医疗队疾病诊疗内外妇儿儿科

幼儿感染性肺炎(2)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10-01-23


(四)脑水肿;通气障碍患儿多见。因PaCO2增高,酸中毒,使脑的微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易产生细胞间水肿(即血管性水肿)。缺氧和酸中毒、低血糖使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钠一钾泵失灵,钠、水进入细胞而无法排出,发生细胞内水肿。二类水肿可同时发生,引起颅内压增高,发生脑疝,心血管及呼吸中枢衰竭。

中毒性脑病则是因肺炎病原体和病毒侵袭,机体强烈反应而分泌儿茶酚胺,使血管痉挛,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引起脑部微循环障碍出现脑水肿,往往发生较早,有惊厥发生,加重脑缺氧。

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水、钠潴留亦是促发脑水肿的原因之一。

(五)中毒性肠麻痹:重症肺炎时,致感染性休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血流的重新分配可使胃肠道微循环障碍,胃肠道蠕动减少减弱,肠道平滑肌松弛,最后发生肠麻痹、肠充气。低钾血症时可引起肠麻痹。肠充气使横膈抬高,反过来限制了肺的通气,加重了呼吸困难。

(六)肾功能损害:缺氧时,肾脏血流减少,使肾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产生水、钠潴留。较长时间缺血缺氧,可发生肾小管坏死,致肾功能衰竭。

(七)肺出血:感染性肺炎晚期有红细胞增多,且因存在酸中毒,使血液粘滞度增加,血流缓慢,红细胞不易变形易致栓塞;休克也导致血液淤滞和栓塞,毛细血管基底膜上有IgG、C3及抗原体复合物的沉着,使肺血管损伤;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肺血管压力增高,发生肺水肿;都可促发肺出血。

(八)低血糖:感染时葡萄糖消耗增加3倍,新生儿肝脏中促进糖原异生酶的活性较低,氨基酸异生葡萄糖障碍,能量主要来源是棕色脂肪释放出的甘油。感染加重时,棕色脂肪耗竭,糖异生来源中断,发生低血糖。发热、呼吸运动增强都使能耗增加,拒乳、呕吐及消化道功能降低又使摄入的外源性能源减少,均可导致低血糖。

(九)循环衰竭:重症肺炎时,毒素、缺氧、酸中毒心力衰竭,机体自身反应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相继出现小血管痉挛所致器官组织供血减少,毛细血管开放引起血流在微循环内淤滞、血流不灌不流,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器官坏死。

(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新生儿时期凝血因子的血浆含量较低而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量高,血液粘滞,又因肝功能不成熟,体内凝血因子的消耗代偿不足,使新生儿极易发生DIC。肺炎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酸中毒使血管扩张、血流缓慢,同时抑制肝素的抗凝作用,休克极期时,周围循环内血流淤滞,血管内液体外渗,造成局部缺血缺氧及酸中毒加剧,启动凝血因子,发生DIC,进而使诸多器官功能衰竭,各部位出血,更加剧了休克。

三、病理学

宫内肺炎时,肉眼无特殊,镜下见肺泡均受累,充满中性多核细胞部分单核细胞,偶见红细胞,纤维素少见。部分扩张之肺泡内含有羊水内容物。经血源感染的宫内肺炎缺乏羊水内容物,常见纤维渗出。

四、临床表现

宫内肺炎出生时常有窒息史,复苏后呼吸快,常伴呻吟,体温不稳,无咳嗽,憋气,呼吸暂停,黄疽等。体征:约半数病儿可有罗音,呼吸音粗糙或减低。严重病例出现呼吸衰竭。有时抽搐,昏迷,但不一定有颅内病变,肺部听诊常无异常,有时症状和体征均缺乏。病情轻重不等,重者可有凝视,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少数病例可有小头畸形,颅内钙化灶。合并心力衰竭者心脏扩大,心音低钝,心率快,肝脏增大。常并发DIC,休克,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肺出血等。

分娩时的感染经过一定潜伏期才发病。如Ⅱ型疱疹病毒感染在分娩后5~10天出现症状。开始为皮肤疱疹,由于缺乏母体来的被动免疫,易发生全身性感染,累及脑、肝、脾、肺等脏器。肺炎的症状有呼吸暂停、肺部罗音,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衣原体肺炎常在生后3~12周发病。细菌感染发病多在生后3~5天内,可伴有败血症。

产后感染大多于出生3天后出现症状,日龄越小,表现越显非特异性,如不哭或哭声低微、拒食、不动/少动,体温不升等。随着日龄增长,表现接近婴儿肺炎。初时鼻塞较常见,1~2日之后可发生呼吸急促,可达60~80次/分,呈点头状呼吸。唇周、指趾端可发生紫绀,出现鼻翼煽动,鼻尖发白.呼吸肌运动加强,动用辅助呼吸肌,出现吸气性凹陷,呼吸极度困难时有胸腹矛盾呼吸运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下陷。口中泡沫吐出,呛咳,可发生屏气或双吸气,少数可有体温升高或过低,常示病情凶险。肺部体征不典型,多在吸气末才闻水泡音,以脊柱两旁之肺门部多见,约有半数患儿可听不到罗音,叩诊很少有异常。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不消失。

新生儿肺炎易并发:

(一)循环系统:

1、心力衰竭:临床上常见全心心衰。

2、循环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灰,唇及肢端紫绀,周身皮肤起花纹,四肢冷,核心体温高于外周体温2~3℃(肛-腋体温差)。脉搏增快,细弱,危重者难以触感。血压初始可正常,以后明显下降乃至无法测出。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注射或抽血部位出血不止,或抽血时血液迅速凝固,提示DIC发生。

(二)消化系统:早期,可有轻度腹胀,胃肠蠕动减弱,肠麻痹。表现为全腹膨胀、血便或不排便、不排气,肠鸣音减弱直至最终消失.有剧烈呕吐,呕吐物可为食物,后期可为咖啡样液体。

(三)神经系统:早期多哭吵,以后烦躁不安,嗜睡,自发性Moro’s反射,四肢肌张力增高,重者发生惊厥。时间越长脑缺氧和脑水肿程度越重。常有呼吸节律之改变,呼吸深浅不一,叹息样或抽泣样呼吸,双吸气,频发之呼吸暂停、潮式呼吸等相继出现,提示中枢性呼吸衰竭。

(四)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发育好者,血钠大多数改变不明显。如进食减少,消化道功能异常,排钠排钾增多,加之处理不当,可发生血钠血钾减低。临床可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的表现,心肌兴奋性增高,出现心律紊乱。

新生儿本身存在发生低钙的可能条件,加之纠酸后不注意电解质平衡,可发生低钙抽搐,也可表现为心肌收缩无力。

因进食极少,高热、呼吸增快引起的高渗性脱水。

(五);酸中毒:pH≤7.2时肾脏停止泌尿,肝功能受损害;胆红素的葡萄糖醛酸化受抑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酸中毒使机体对儿茶酚胺的反应减弱,体温调节和血循环障碍。pH低于7.0后,心肌糖原代谢完全停止,继而出现循环衰竭及脑缺氧损伤表现。
新活动 回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